1)第三百零一节 下赌注英军倾巢出 拟计划海盗对海盗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虽然杨开泰的病逝是早在人们意料之中的事。但当他的死刚从亲王府传出时,还是成为了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话题。一时间就连原先沸沸扬扬的印度洋之战也在李老会长的死讯面前黯然失色。作为一个商人死后能受到朝野受到如此关注,这在之前的历朝历代都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人们在感叹中华商贾地位提升的同时,亦有不少有识之士清楚这种关注并非来自于杨开泰本身,而是源自于目前叱咤风云的香江商会。

  不过无论杨开泰的死讯在中原如何受人关注。对于千里之外的印度洋来说,华、奥、英三国之间的战争才是真正性命交关的事。亚丁之战将原本就已剑拔弩张的印度洋彻底推向了战争的深渊。亚丁、巴士拉、红海、孟加拉湾,残酷的掠杀战燃遍了整个印度洋。数以千计的船只在华、奥、英三国舰队的炮口下葬身海底,弘武十二年的这个夏天,印度洋成了世界各国商船的共同噩梦。

  面对因战火近乎陷入瘫痪的印度洋航线,无论是中国商人还是欧洲商人都显得忧心忡忡。相比拥有广阔内陆市场以及太平洋商场的中华朝。印度洋之战对欧洲各国的影响要远大于中国。而在众多的欧洲公司之中又以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损失最为严重。特别是随着荷兰舰队加入战局,远在美洲的英属西印度公司也受到了沉重打击。于是乎,英国舰队既要顾及印度洋航线,又要护卫美洲航线。原本耀武扬威的英国舰队立刻就变得捉襟见肘起来。

  战局演变至今无论是英国当局,还是东、西两大印度公司的上层都已心知肚明,以英国的兵力不可能支持两线作战。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让英格兰共和国与东、西印度公司集体破产。因此此刻摆在英国面前的道路似乎只剩下了两条。一是向中华朝投降,将布置在印度洋的兵力调往美洲以保证西印度公司在大西洋上的势力。当然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放弃英国之前在印度洋上的所有殖民地以及市场份额。而东印度公司也就随之名存实亡了。二是战胜中华朝,这样一来不仅能保住英国在印度洋的利益,同时也能瓦解中荷联军解决美洲的危机。但谁都知道英国与中华之间实力悬殊。而目前局势也不允许英国采取其擅长的“海盗战术”来慢慢蚕食中华朝在印度洋的势力。更何况之前两年的拉锯战已经证明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战术并不逊色于英国。

  虽然英国本土对印度洋之战的前景并不看好,虽然美洲的殖民地不断地发来求救信。但英国政府与东印度公司最终还是力排众议,从美洲及本土调集了一支由十五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赶往印度洋。并由英国海军元帅布莱克亲率旗舰“海上群王”号指挥。这艘三层甲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