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6章 天眼一号_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6章天眼一号

  原初引力波是指在宇宙大爆炸早期,早到宇宙刚刚诞生约10^-36秒到10^-32秒之间,这极为短暂的一段时间里,宇宙经历了一段极为快速的暴涨期。

  在这个过程之中,宇宙整体以超过光速许多倍的速度暴涨——当然,这只是空间层面的暴涨而不是物质发生了超光速运动,所以与现有理论并不违背。

  在这一阶段,宇宙超光速暴涨所释放的引力波便被称之为原初引力波。

  原初引力波具备特殊的意义,通过某种复杂的机制,现有理论可以将原初引力波是否存在,与引力子是否存在视为同一个问题。

  也即,无需直接观测引力子,只要能确认原初引力波真的存在的话,就可以确认引力子真的存在了。

  那么现在,问题就变成了,如何确认原初引力波是否真的存在?

  幸运的是,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观测来解决的,只不过较为困难。

  现阶段的人类,已经在星系之中建造了间隔数千万公里的激光基地。

  由此,人类便达成了将引力波探测器的臂长,升级到数百乃至于数千光年的地步。

  这种环境,与需要极低背景辐射的中微子探测器又不相同。中微子探测器可以建造在极深的地下,屏蔽几乎一切外来辐射。但此刻这种探测设备,建造在地下的话,便连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都屏蔽了,那还探测个什么啊。

  韩阳找到了理论上具备探测原初引力波的方法。

  没有办法,在过去数百年时间里,他们已经习惯了学习现有知识,然后在现有知识基础上做微创新和应用化研究的环境。现在要自己亲自去探索未知领域——没办法,实在是没有这个思维和意识啊。

  韩阳知道,真正具备这种科学思维和意识的科研人才,只有从下一代人之中慢慢培养出来了。

  这涉及到大量的理论计算。

  人们必须首先确认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参数,才具备探测到这种影响的可能性,然后再去研究该如何实现这种参数,该使用哪种材料与结构,等等等等。

  通常来说,普通文明不会具备这种机会。因为内外部的环境都不允许。

  但,就算这极为困难,它也毕竟是具备实现可能性的,而不是如同其余几种手段,譬如直接观测引力子、通过引力波探测器观测原初引力波等,根本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

  在完成了对于从云光文明之中购买的所有科学数据的消化吸收之后,韩阳确认,此刻的自己已经具备了理论上制造出精度足够高的观测设备的可能性。

  如此便确认了性能下限。

  但被早期人类探测到的引力波,能量极高,频率极高,波长极短,通常都是一些黑洞合并、黑洞吞噬中子星、中子星碰撞一类激烈的物理过程。

  当然,仅仅只是理论上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