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3章 突来的刺杀_诗酒趁年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依旧江瑶的计划,当是在欢迎宴上,生面孔多的时候发动,到时候神不知鬼不觉,成功率会高上很多。江氏嫁入卢家,一个最大的便利就是,因为卢慎的关系,州府将她当成半个自己人。虽然楚氏与颜神佑祖孙二人对江氏还持保留意见,姜氏也不是一个情绪外放的人,然而江氏毕竟因夫而得了便利。

  州府之守卫又不似宫廷,有入门除武器这条铁律。这更方便了江瑶等人行事,世家出行,哪怕是做客,也会携带一些惯用的物品。将人混入其中,拎个包袱什么的,根本无压力。颜肃之长这么大,也没遇到过行刺这种事情,谁也想不到江瑶会出这么个损招,对于州府的安保,自然不会搞得像宫里那么严。

  事实上,凡安排刺杀这种事情的,从策划者到执行者……脑子都有点毛病。行刺这种事,成功的少,因为失败而声名大噪的多——副产品是策划执行的都组团去死。并且,对最终目标的实现基本没什么大的作用。

  也只有逼上绝路,或者说得难听一点,狗急跳墙了,才会出此下策,想拼个鱼死网破。

  没想到扬州之人临行却遇到了麻烦——韩斗被招安了,真正揭竿而起的百姓却没一个肯罢休的。他们的势力不如韩斗,朝廷也没有招安他们的打算。蒋刺史那里,还要跟韩斗比赛谁干掉的义军多,好保住扬州刺史的位子。韩斗也是,想戴罪立功,搞得比蒋刺史功劳大,好出一口恶气。

  原本义军见韩斗被招安了,还有一些人做着“也许我也被招安弄个官儿当当”的美梦。美梦被残酷的现实打醒,在“想投降结果没被允许反而被将计就计全灭”的现实打击下,义军们转而坚定了起来。扬州反而更加混乱了,南下的步伐自然也受到了阻挠。且无论是蒋刺史还是韩斗,都不想这些人离境。人都跑了,那得多打脸呀?

  亏得因韩斗肯被招安,自昂州至京城的交通还算顺畅,不像原来那样根本行不通。但是也比较苦逼,因为时不时会有义军骚扰,虽然不像韩斗时期那么果决,也是不算小的麻烦了。朝廷知道了这种情况,也抽不出手来去管。是以接到颜肃之的报告之后,火速地批准了——就怕通信再次中断。

  批准备得这么快,也是和形势有关的,也不是白白就答应颜肃之将手伸到另一州的地盘上去的。

  批复之后,虞喆坚定地添加了一条:允许颜肃之领兵出境,甭管遇到什么乱党,你只管打。打完了也甭撤回去了,给你便宜行事的权利,你就守那儿,能安定一地是一地,真是再也不放心交给无能之辈去管了。你去把邻近的地方,能平的都平一平吧!具体如何实施,你可以“便宜行事”。虞喆受够了现在朝廷的低效率,寄希望于颜肃之能够快刀斩乱麻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