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章 超算_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8枚韩阳自己生产出来的20微米工艺芯片。

  通过一条条电路,这些芯片相互连接在了一起。

  但此刻,这些芯片所能提供的算力,甚至还比不上韩阳此刻脑袋里的那一枚芯片。

  寄存器,缓存,内存,直连,桥接,磁盘,通讯速度,任务分配,算力负载……

  超算涉及到的方面实在太多。任何一个步骤做不好,就会拖累整体的运算速度。

  就比如现在,内存设置问题便成为了算力瓶颈。

  不同芯片访问内存读取数据的速度太慢了。

  “不同芯片之间的通讯速度问题实在难搞。现阶段我恐怕解决不了,得想办法绕过去。要不……采取预加载模式?直接取消不同芯片或者距离过远的芯片之间的通讯,将运算任务分块,分别单独运算,然后重组?”

  韩阳脑海之中出现了一个想法。

  但,整个超算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运算逻辑改了,其余方面全都要大改。

  韩阳念头一动,一台刚刚结束了单子的电脑便停止了接单,一点算力省了出来。

  然后第二台,第三台……

  一直有260台电脑陆续停下。

  同时,机器人研究所里,一些机器也自行停止了运转。机器人组装厂、铸造厂、线缆厂那里,在人们所看不到的角落,也有机器人停止了动作。

  大量的算力被抽调出来,全部投入到了新超算系统的开发之中。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直到一个月之后,全新的超算系统终于开发成功。

  通电测试。

  一番折腾,韩阳心中有些无语。

  采取了全新的运算逻辑之后,这台由128枚芯片组成的超算,具备了单枚芯片约1.3倍的算力。

  “蚊子腿小也是肉,先融合好了,先解了燃眉之急再说。”

  韩阳一声令下,面前这台高有1.5米,宽有1米的巨大电脑机箱瞬间消失。

  感受着充裕了一点的算力,韩阳暗暗思考着:“超算模式的潜力还有很多。对于我制造的这种20微米工艺的芯片来说,做到极限,大概可以通过1024枚芯片共同出力,达成约单枚芯片100倍的算力。

  还是要慢慢改进,把潜力挖完了,再去考虑开发新一代芯片的事情。”

  1024枚芯片是现有技术水平的极限了。如果再增加芯片,那总算力反而会降低。

  接下来的日子,韩阳便全力以赴开始了优化提升工作。

  这是个水磨工夫,非要一点一点的调整修改不可。同时单次提升也不可能太大,一次优化提升个五分之一已经算是巨大。

  如此,又过了一个月时间。而,经过了连续八次优化,八次融合,现阶段,韩阳所制造出来的新一代超算已经使用了256枚芯片,总体算力达到了单枚芯片的6倍。

  到了现在,韩阳终于有了足够的把握,来应对即将建成投产的纺织厂与扩建之后的机器人工厂,这两个算力消耗大户。

  “我宣布,复兴工业三期,建成投产!开工!”

  主席台之上,大江市大主管贺锦荣满面红光的宣布了开工消息。

  韩阳、尤军二人率先鼓掌。之后,一众政府官员、富商等人一同鼓掌。

  主席台之下,近万名新招募的工人爆发出了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