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田间丰收_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过了两日,京城中热浪滚滚,康熙也收到了南边送来的收割水稻的报喜折子。

  继上个月中旬,农户收割完京郊试验田的成熟麦子,称重后,发现亩产九百斤,比大清往年的亩产量要高出三倍的喜讯后。

  南边杂交水稻的亩产量竟然也达到了千斤往上,创造出了根本不可能在大清实现的高产量。

  随着折子一起送到官里的还有几穗沉甸甸的饱满稻谷,康熙又将儿子们与大孙子喊到了乾清言前殿大厅里,父、子、孙三代人坐在圈椅上传阅着看完折子、欣赏成熟的稻谷。

  各个激动的脸色发红。

  四贝勒胤祺最先忍不住对着康熙拱手开口道:

  “汗阿玛,咱们一定要下大力气研究这杂交水稻了,后世的农学家们真是太令人敬佩了!简直就是神农在世,竟然能研究出这般高产量的粮种,怪不得后世人不缺粮食吃,人口数量那般繁荣呢

  其余皇阿哥们去过后世的,与没去过后世的,都纷纷点着头,表示附和。

  坐在他阿玛身旁圈椅上的弘晞也看向那饱满的稻谷,眼神发亮地对着坐在主位圈椅上的康熙奶声奶气地说道:

  “汗阿玛,袁老千古!科学家们才是最应该让民众敬佩的人!”努努爷爷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听到奶团子铿锵有力的坚定小奶音,几个去过后世的大男人也想起了当时在农贸公司买种子时,了解到后世农业科学家的种种事迹,真是一群了不起的神农啊

  康熙捏着手中的稻谷,连连点头赞同。

  他抬起头将在场的儿子们瞧了一圈,最后将目光凝到了小十五身上。

  他对每个儿子的未来发展都有个大致的定位,太子是继承人,其余儿子们都是辅佐太子的贤王。

  瞧见这些后世的种子后,康熙觉得必须得将农学往深里发展,由一个皇子来深耕,小十五的年龄小,未来完全没有上位的可能性,但他是个细心、爱钻研的小孩儿,与东官的关系也亲密。

  “来,十五来朕这儿。”

  康熙对着小十五招手道。

  十五阿哥顶着哥哥们羡慕的眼神从雕花圈椅上站起来,来到康熙身旁,一脸好奇地询问道:汗阿玛,您喊

  十五有何事吗?康熙将拿在右手里的稻谷递到小十五跟前,一脸认真地询问道:

  “十五喜欢这稻谷吗?”

  胤襦低头瞧了一眼稻谷,眨了眨眼睛,笑呵呵地说道:

  “喜欢!”

  “那朕以后就把研究大清高产粮种的差事交给十五了,十五现在年龄小,先按照阶段把数理化的教材学好,等再大些就同农事官们一起钻研农学,势必要让我大清在未来也能研制出这种杂交水稻,十五能做到吗

  “嗯嗯!”

  小十五立刻点头如捣蒜,五岁的孩子正是思想天马行空,认为自己长大后无所不能的自信年龄段。

  杂交水稻不能留种,康熙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