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3章 通牒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大的吴三桂打小学习骑射,却有大志,认为男儿当奋志云宵,他希望当一个武将,保家卫国,效力朝廷,而且认为武将更有出头之日。

  吴襄也舍得下本,请名师教导。

  所以吴三桂武艺超群,精通骑射,百步穿杨,十六岁时,便考上了武举人。吴三桂身材魁梧膂力超人,还长的很帅气美丰姿。他还继承了家族的天赋,能说会道善结交,他年纪轻轻就拜了镇守辽东的大太监高起潜为干爹。

  高起潜可是有名的大太监,想当年洪承畴这样赫赫战功的督抚,就因得罪了高起潜,斩杀了高起潜门下的一个千总,结果高就处处为难洪承畴,后来洪承畴又是送礼又是赔罪,这才让高起潜放了他一马。

  正是靠高起潜这个干爹,加上辽东将门祖氏,吴三桂十六岁中武举,到二十六岁时,便接替被关宁军在城上坐看孤身出城战死的金国凤,出任了宁远团练总兵这一要职。

  都说儒门出将,父子元戎,其实都不过是因为特殊时期,吴家父子会钻营罢了。

  当然,除了关系也还得有能力。

  吴三桂既有勇也有谋,而且还很有孝名。

  吴襄一次带兵外出侦察,被敌军包围,因敌众我寡,祖大寿都在城头选择见死不救。

  眼看着吴襄要身首异处,吴三桂急了,他不顾军令,打开城门,只带了自己的二十名家丁杀出城去救父。

  本以为这是送死。

  可吴三桂一马当先,直冲敌阵,左右厮杀,硬生生的杀出一条血路,在付出鼻子被削一刀的代价后,硬是把父亲从万军之中救出,于是孤军救父,孝闻九边。吴三桂不仅名震九边,还因此上达天听,一举入了皇帝的眼帘,后来高起潜、洪承畴、祖大寿等的联手举荐下,他也才得以二十六岁成为总兵。

  朱以海也承认吴三桂很有本事,但这人太油滑,松锦大战、山海关大战,两次大战,吴三桂的表现都看的出来这人的本质,吴家虽然迁去辽东时间不长,但行事作风地道的辽东军头做风,还加上了几分商人本色。

  这种人做事太重于利益得失,没有什么坚定信念,总想着地盘、人马,想着本钱,收益。

  一看风向不对,立马就跑,松锦之战时如此,做为八总兵之一,结果跑起来一点不落人后。

  李自成北上,崇祯急召他带兵勤王,吴三桂却还非要带上所有宁锦家卷,一路慢腾腾的行军,还边走边讨要饷银等等。得到崇祯加封为平西伯的爵位旨意,仍然故意磨蹭,导致闯军攻陷北京。

  在北京攻陷后,他先是接受李自成招抚,可在一番观望后,又迅速转投清军。说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说是为父为君报仇,其实都不过是利益的算计罢了。

  山海关大战,多尔衮故意在后面坐山观虎斗,吴三桂被迫跟闯军血战,眼看伤亡不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