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6章 南洋农业一_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聊天的逐渐深入,许大茂和何雨柱这两个人也开始意识到,眼前这位名叫汪涛的代表团团长绝对非同小可。

  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对于自己队伍在接下来比赛中的成绩如何,汪涛似乎并不怎么在意。

  相反地,他对南洋地区的发展模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针对农村模式更是兴致勃勃。

  汪涛不停地向许、何二人发问,详细了解着南洋在农业以及农民方面所实行的各种制度。

  当听到汪涛一直在纠结于农民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如此众多的农用机械时,何雨柱终于忍不住开口强调:

  “汪团长,您可能有些误解。这里的农民可绝不是什么穷苦之人,他们的收入水平甚至普遍高于城市里的居民呢!”

  一旁的许大茂也跟着笑了起来,补充道:

  “是啊,汪团长,您或许还不太了解情况。在南洋,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不应被称为‘农民’,而应当称之为‘农场主’才更为恰当。他们可都算不上穷人哦,基本上都属于中产阶级及以上的阶层啦。”

  “啊!怎么会这样?难道种地真的如此赚钱吗?”

  汪团长满脸惊愕地问道。

  “哈哈,并不是这样的,汪团长。仅仅依靠种地,肯定无法赚取如此巨额的财富。他们拥有自己的农场,并且在城市里还经营着超市。每年都会有丰厚的分红呢!这才是真正赚钱的途径。他们构建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但具体运作方式相当复杂。”

  何雨柱无奈之下,只得再度开口解释。

  听到这里,王涛紧紧抓住何雨柱的手,焦急地追问道:

  “噢,原来如此!那么何兄弟能否详细给我讲讲,这种模式究竟是怎样的呢?”

  原本,何雨柱已经打算结束这个话题。然而,眼见着汪涛如此急切的模样,他略加思索,最终还是决定跟大家谈谈南洋的农业模式。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成功吸引到全场所有人的关注之后,心满意足地对着众人说道:

  “汪团长啊,您可别小看了这南洋的农业哦!实际上这里面的门道可深着呢!南洋地区的农业发展那可是相当多样化且复杂的呢!

  就拿泰州、越州还有印州那些平坦开阔的平原和三角洲地带来说吧,那里采用的可是全程机械化的大农场模式哟!

  这些农场可都不是归私人所有的哦,而是由整个村庄或是好几个村子共同拥有的呢!接着呢,他们会把这些农场整合起来,组成大型的农业公司。”

  “其实啊,最开始的时候,这儿的农业也跟咱们传统的模式差不多,每家每户分那么几亩地自己耕种。但是后来呢,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种地的效率大大提升啦!

  结果大家发现自家那点儿地压根儿就不够种的呀!好多人干完农活之后,干脆就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