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二章小王子武威撤军_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岁,秃可猛的侄子)气势很盛,他说道:“有武威在我们手中,在宣府就有了一个立足之地,神威军厉害,我们现在不是一样自由进出吗?今天能走,明天就能回来,他能奈我何?我们不但可以走倒马城,也可以夺回沙河堡走大草原谁能阻挡?”

   阿泰勒说:“武威不但有个神威军,还有草原联盟的蒙古骑兵,我知道他们的,也交过手,是我鞑靼多年的老对手了,但是他们这些人都不足虑。我们全力进攻宣府,甚至威胁、搔扰京畿地区,获得粮草财物。同时也迫使大明朝廷,调动这神威军和协助防守武威的神威军回防京畿,这就是兵法上说的攻其必救。他们离开宣府后我们又回来了,连武威城都可以一鼓而下,何忧后路?”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小王子说:“有库伦旗在,武威之路无忧。我们对武威城的几次攻击,均未奏效,并且造成极大的伤亡,旷日持久的僵持在武威也是不行的。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回师库伦旗,能夺回沙河堡最好,不能就带着劫掠粮食通过河西走廊回去,这也是个办法。

  据我们的探子报告,这是大明太子朱厚燳的皇家神威军,其他各府各城均没有神威军这样的军队。这也可能是大明皇帝特别训练装备的一只新军,专门对付我们的。只要神威军不离开武威,我们返回来的时候,即便不能夺取皇家神威军防守的沙河堡,也能安全地退兵回鞑靼。

  皇家神威军如此强劲,不但威胁到我们,在这乱世之中,对大明朝廷就没有威胁?朝廷就放心他们吗?我们的坐探、暗线再尽点力,大明朝廷自己就能除掉这支新军,何须我们费力?我鞑靼自进入武威后,以去一成人马(损失了大约一万),虽然损失颇多,还没有伤筋动骨,对付朝廷官军绰绰有余。  

  今破墙而入,所谋无非劫掠粮草、财物和人口,以解我燃眉之急,损士卒,疲军旅为何?我鞑靼不能无功而返。我意已决,带着粮食,放弃人口,回师鞑靼!”

   应该说小王子还是不简单,即总结肯定了大家的意见,又提出进攻武威的得失和对付皇家神威军的策略,口才和谋略均属上乘。他的这个谋略,应该说摸准了大明朝廷的脉搏,大明朝廷多谋少断,朝令夕改,内斗、急病乱投医的事儿没少干。 

  真是悲催的大明朝啊?尽干这种傻事儿。小王子摆弄朝廷还是有两下子的。只可惜这次失算了,皇家神威军并非朝廷官军,为了保密皇帝也好,朝廷也罢,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朱厚燳皇家神威军的战绩。

  皇家神威军低调行事是有道理的,的确不能张扬,不能争战功。如果当皇帝的没有军队,就会被朝廷和其他王爷秒杀(清君侧),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于是弘治十八年(1505年)二月十六日,鞑靼大军离开武威,借道库伦大草原回鞑靼。

  鞑靼军撤退以后,韩仲来到武威城和张羽见了一面,嘱托他暂时不要提他们的战绩,只说是武威助战,无大建树。也不要夸张皇家神威军的战力,这次的战功都算在武威守军的头上,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朝廷那些大员,打仗、治国的本事平平,捣乱、找麻烦、无事生非的本事可是一等一的。

  皇家神威军俘虏营中的俘虏暂时还是原地关押(俘虏到了他们手里,就难免砍头的命运了),战事尚未结束,明军还要作战,交给他们也不方便。但是答应战后移交给武威,算是他们的功劳。

  咸宁侯仇鸾在得知鞑靼撤军的消息后,会同保国公朱晖领着各路将领来到武威,对鞑靼撤退的方向追击10里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