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2章双方难处_明末之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设防,抵御倭寇的侵扰,而且还是可供人居的地方。

  许铤所此时所提及的青岛,是浮山千户所管辖的一个可以驻军的小岛,而在这个岛的对面岸坡上,有一座小小的天后宫,也已在这里存在了一百多年。

  据当地《胡氏族谱》记载:“吾族相传自明永乐初年由云南迁居即墨,世居青岛之上庄,聚族而居,二百余载。

  这就是说,在天后宫还没修建的六十年前,胡氏族人就已经从云南迁居浮山一带建村居住,胡氏族人建的村落,初名就叫青岛村,只是到了后来,村民繁衍愈众,原来的村址已不能容纳,故又分出一支来,搬迁出去,这样,原先的青岛村就被称之为上青岛村,俗呼上庄;而新建的青岛村就被称之为下青岛村,俗呼下庄,胡氏族人的祖居地即是上庄。

  先有青岛,后有青岛村,最后才有天后宫,自从胡姓族人从云南来了,他们除以青岛湾里这座小岛的名字命名自己的村落外,还将附近东面的一座山岭,命名为青岛山,来青岛之后,他们可樵可渔,在这里建了一座妈祖庙,这就是天后宫,到了天后宫建成的成化二年(1467年),青岛湾一带就成了整个青岛地区最大的渔货码头,被称之为青岛口。

  等有了这么多冠以青岛之名的地名之后,原先的青岛就被俗呼为小青岛了。

  刘远桥不同意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是这里的本地土著,跟外来的人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去的,对于这些人所称的青岛,所命名的地方,都有些不以为然,还是喜欢把这里称为浮山。

  名字改不改这无所谓,浮山发展的非常快,浮山这里的发展,那可是发展得非常快,能用一日千里而称,这里除了没有官府以外,其他的城市该有的东西都拥有了,就是像一座城市进行发展。

  刘布他从小青岛登陆,在妈祖庙进行了祭拜,然后再回浮山老宅,刘远桥他办公的地方是在登州那一边,但是这里距离登州也不过是100多公里,朝发夕至,在有事的时候他也经常回来。

  他们父子已经有了大半年的时间不曾相见,此刻相见,双方都进步非常大。

  久别重逢,自有一番欢喜之情,见到了父亲,刘布生出一种孺慕之情,放快步上前,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响头,说道:“拜见父亲大人。”

  刘远桥将之扶起,捊须而笑,说道:“庆之长成可以保护家族的参天大树了。”

  刘布说道:“全靠父亲大人栽培,孩儿才有今天的成就。”

  刘远桥说道:“你就少拍马屁了,要知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你能有今天的能耐,已经超过了为父当年,我又如何能教的出,我刘家一代胜一代才是我们兴旺的关键。”

  刘布说道:“父亲大人急急召孩儿回来,不知道所为何事?”

  刘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