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7 曲辕犁_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咐道。

  “王爷发现吧,小人省得…”

  待牛的四肢固定在树干后,李恪又指挥杨元宝等人给匕首和牛鼻子消毒。

  准备工作做好后,一刀下去,耕牛发出了一声惨叫,听得百姓们十分不忍。

  就依照此方法,李恪指挥下人继续给牛做“手术”,当到第五头牛时,四周看热闹的百姓,再也受不了,都纷纷向李恪下跪,希望李恪能高抬贵手,放过这些牛。

  “王爷,不是老汉不相信你,是这些耕牛太重要了,今年春耕我们可全靠这些牛了,我们赌不起,要不王爷今天就到这里,确定耕牛无事再继续…”老丈一脸恳求道。

  其他百姓都纷纷向李恪出言央求,有的甚至哭了起来。

  李恪见众怒难犯,只得停止了他的“暴行”。

  半个月后,这些穿个鼻环的耕牛依然活蹦乱跳,没有一丝不妥,并且伤口已愈合。

  鼻子上套上绳子的耕牛也变得温顺起来,基本上做到了让他往东就往东,让他往西就往西。

  百姓真实的感受到了给牛鼻子穿绳的好处,不用李恪吩咐,百姓们便自觉的给所以牛都穿上鼻环。

  给所以牛套上鼻环后,李恪又想到了一件穿越者的必备神器——曲辕犁。

  历史上的曲辕犁最初出现在唐朝末年,由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等十个部件组成,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

  相比于之前回转困难、耕地费力、笨重的长直辕犁,曲辕犁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但是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到了宋元时期,曲辕犁在唐代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使犁辕缩短、弯曲,减少策额、压镵等部件,犁身结构更加轻巧,使用灵活,耕作效率也更高。

  到了明清时期,曲辕犁的形式基本已经固定。

  那么曲辕犁的出现,会有多么巨大的意义呢?

  最简单的一点,便是能将拉犁杖的两头耕牛变成一头。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同等时间、同等数量耕牛的前提下,耕地速度将会翻一倍!

  耕牛的数量极其有限,即便是房家这样的显赫之家,也只有十余头耕牛,土地却有两千多亩。按照以往使用直辕犁来耕地,每年都会有三分之二的土地无法耕完。这些没耕完的土地怎么办呢?很简单,使用人力耕地。

  但人力有限,即便所有老幼妇孺全部上阵,也只能耕完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那么其余的三分之一呢?因为没时间耕地,便简单的用犁杖勾出一道田垄,随便种些种子了事,可以想见产量会如何。

  如果使用这种曲辕犁耕地,岂不是能使用耕牛耕完三分之二的土地?剩下的三分之一再使用人力耕作,就能将所有土地全部耕完!

  今年的粮食产量,最少增加一成!

  最严重的是,如果天底下全部使用这种曲辕犁呢?那得增加多少粮食啊!

  但面对这么一件利国利民的利器,李恪却犯了难。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