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章 紧逼_跃马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在是生气。

  上一次在削减安禄山的军费物资供给的事情上,其实自己也不能算是成功了的。虽然削减了一部分,但玄宗出面护着安禄山,还是没能达到完全削减军费的目的。这让杨国忠意识到,要想陛下对自己言听计从,必须要除了安禄山,否则如果哪一天陛下信了安禄山的话对自己不满,那么自己说拥有的一切便将烟消云散。

  鉴于此,七月里,杨国忠开始计划扳倒安禄山的计谋。朝廷中消停了不到半个月,七月初十日,杨国忠指使言官拿出了一份指控,这份指控指责的是死去的李林甫和安禄山之间的一些交往的故事。历数安禄山和李林甫之间的一些交往密事,钱财往来,以及书信的往来。虽然没有具体什么肮脏的交易,但这份指控的用意在于表达已经被定性有谋逆之嫌的李林甫和手握重兵的安禄山之间有着肮脏的勾当,暗示玄宗,如果李林甫是意图谋逆之人,那么安禄山便是他的帮凶。

  玄宗对此将信将疑,但不久后,杨国忠提供了确切的证据。查实李林甫的义子之中有一位名叫阿布思的东.突厥叛将。而此人在投降大唐后一度被李林甫调入京城入禁军任职。在李林甫死后,此人逃出京城重新叛唐归于突厥。证据显示,李林甫和这位阿布思之间多有密商,有在长安兴兵谋反之嫌疑。而这位阿布思和李林甫之所以能攀上交情,正是因为安禄山的从中介绍,所以以此推断,安禄山也必然知道这两人的图谋。

  这个证据一提供,玄宗终于觉得此事甚是重大,因为若安禄山当真是李林甫意图谋逆的帮凶,那问题可就严重了。但好在玄宗毕竟没有老糊涂,他对此事持慎重态度,并未百分之百的相信。他严厉的命令杨国忠不许将此事扩散出去,他要亲自求证。

  玄宗求证的方法很简单,他要召安禄山进京。如果安禄山确有图谋,那么李林甫意图谋逆的企图曝光之后,安禄山应该不敢回长安。若他抗旨不回长安,则说明他心中有鬼,若他敢回长安,则说明他和此事无关。玄宗以这种极为简单的方式来判断安禄山是否忠心于大唐,不得不说这种办法虽然简单,但却往往最为有效。起码玄宗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所有人都低估了安禄山的胆量。已经秣兵厉马准备动手的安禄山为了争取最后的时间准备,居然做出了大胆的决定奔赴长安。其实安禄山接到玄宗召他上京的旨意心中便如明镜一般,他知道定是杨国忠开始对自己动手了。但安禄山确实没有准备好,他正在同契丹人,罗族人、室韦人乃至东.突厥的部分部落密密的会商,和他们谈妥协议之后才能起兵。安禄山看似粗豪,其实心细如发,他知道凭自己手中的二十余万兵马恐不足以成事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