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四章、林中恶鬼_我才是怪谈的幕后黑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迎夏的这篇专栏故事,不能说是逻辑缜密吧,那至少也是没头没尾。

  故事的主体非常简单,说的是在州立自然保护区的深处,游荡着一个古老的恶灵。它已经不知道在这片土地徘徊了多久,满腔怒火,又无法安息。

  护林人说,在很久以前恶灵曾经也是个护林人,因为接触了不该触碰的禁忌之物,而发生了变异。他被魔鬼诅咒,从此人不人,鬼不鬼,满怀对生者的恶意,渴望让他人也承受和他一样的痛苦。

  酒吧的醉鬼说,恶灵曾是个穷凶极恶的杀手,他在几十年前犯下累累血案,每当夜晚降临,他便会在镇中穿行,物色猎物,杀人沉尸。

  当罪行被揭发之后,杀手便逃入森林之中,从此再无踪迹,只剩下一个恶灵的传说,在这片土地久久徘徊不去。

  但不管是哪个故事,他们都对恶灵近况的认知保持着惊人的一致:这个在林中徘徊了数十年的魔鬼,现在终于了找到离开森林的方法。

  它会利用糖果、玩具等事物吸引孩童,将他们引诱进入森林,然后抽出他们的灵魂作为食物,并占据他们的身体,重返人类世界。这之后,它将借助儿童躯壳作为掩护,继续自己的血腥杀戮,制造更多的痛苦满足那被诅咒的灵魂……

  抛开文章那营销号似的文风,以及各种充满噱头的描写不谈,整个故事本质上和“不听话的小孩会被大灰狼吃掉”,并没有任何不同。

  这也是江迎夏一开始并没有联想到它的原因,类似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就算他没有向别人考证,给他一下午时间也能编出好几个大同小异的来。

  但在唐嘉宇的提示下,江迎夏也发现了这个故事自身的不协调之处。

  在收集这些故事的时候,他的本意是想听到不同地方的人,讲述雷同但又不同的故事,最后加上一些“文化演变”或者“不同人群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致”所导致的民俗文化差异,这样的噱头。

  然而不管是酒吧里的人,还是护林员,居然在截然不同的背景下,给出了殊途同归的结果,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究竟是有人在故意散播这个故事,还是人们借题发挥,将这个本该被埋葬在历史中的“恶灵”重新拿出来,替孩子们的失踪寻找理由?

  两人对视一眼,各自都想到了问题,唐嘉宇率先反应过来,开口问道:“你在走访的过程里,有听人说过这个恶灵叫什么名字吗?”

  “好像没有……”江迎夏皱起眉头,思考了一会,突然一拍脑袋,“不对!我想起来了,有个疯疯癫癫的老头提到过一个名字,叫罗远松,还说什么……这是我们都欠他的!”

  “这是我们都欠他的……”

  唐嘉宇咀嚼着这句意味深长的话,片刻后抬起头说道:“这样,你先打电话给艾伦警官,让他帮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