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二章 激战_铁血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部,是连接伯力和海参崴两战略要地的枢纽,在俄罗斯摆脱蒙古统治后,到十七世纪中叶,扩张到西伯利亚。当时,中国领土包括外兴安岭一带地区,向东直至库页岛。

  十七世纪下半叶,俄国雇佣兵哥萨克一再抢掠侵犯中国北方领土,1650-1660年,中国军队将侵占的雅克萨和窜犯松花江口一带的俄国哥萨克击退。1665年,俄国再次侵占雅克萨,1685年-1686年,中国清王朝的康熙帝下令清军分水陆两路进攻雅克萨,重创俄军。俄国要求和谈并缔结边界条约。1689年,中俄两国代表团在尼布楚举行谈判,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俄国人在双城子东城以土筑城,图谋霸占此城。并伺机以此为据点继续侵略。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将江东的“不毛之地”让予俄方“友邦”。边界向西移,由海边调整到乌苏里江边,千年古镇调整给了俄罗斯。与霸占远东其他中国城市一样,沙皇俄国大批的向此地移民,或许是邻近中国陆地边界的缘故。双城子移民的成分与其他城市不同,哥萨克一直是双城子的移民主体。为加强对这里的控制,沙俄加紧修筑铁路,1893年双城子与海参崴之间的铁路开通。

  1897年双城子与伯力之间的铁路开通。至此北起中国陆地东北端的伯力,南到海参崴的一道铁路防护网形成,而双城子居于俄国枢纽地位。双城子已经不再属于中国的领土。

  此刻的双城子,俄军集结在这里的军队只有三万多人。包括从海参崴调集的两个步兵师的援军,以及从波格拉尼奇内撤退回来的部队。另外,还有两个步兵师的援军正在从海参崴北上的路上。只不过,随着北方军的一个步兵师进驻到双城子以南,彻底的切断了双城子和海参崴之间的联系,使得双城子的俄军再也不可能得到增援了。

  “将军,总督阁下的命令。总督阁下要求我们固守双城子,借助双城子的防御工事给北方军迎头痛击,尽可能的削弱北方军的实力。他会集结军队,在合适的机会发起反击。”一个参谋军官说道。

  瓦西里中将点了点头,他知道阿列克赛耶夫总督的计划。阿列克赛耶夫总督是希望利用双城子来消耗北方军的有生力量,让北方军付出惨重的损失。等到北方军实力大损之后,他再集结军队进行反击。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打败北方军。要不然的话,俄军不会有机会的。

  可是,俄国人把这一切都想的太简单了。北方军岂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呢?随着东线司令部开始向东移动。原本作为预备队的三个步兵师,也陆续的投入战场了。石得山中将的嫡系第1步兵师,加上新组建的第16步兵师和第20步兵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