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_回到大明当皇帝朱由检王承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巨,可见阁老家风、门风之严谨,方才有此承继父业之后辈精英涌现,朕实为阁老感到欣慰。

  朕希望温卿能有一颗恒心,不管于任何职位上都要善始善终,如此的话,朕相信朝廷也不会埋没人才!

  朕现下想对阁老说一句:有此子,阁老无憾矣!”

  “老臣谢过圣上之赞誉!臣有幸得遇明君,故此竭尽所能以助圣上达成所愿。今臣老矣,幸有圣上慧眼识珠,擢犬子与朝堂,使之能替老臣为我皇尽忠、为朝廷效力、为万民造福,此实是犬子莫大之荣焉!臣自会用心教导与他,使之戒骄戒躁,永葆用心任事之恒心,如此,老臣此生足矣!”

  温体仁岂能听不出朱由检的话中之意?

  人家皇帝肯定不会大包大揽的说:老温,你这儿子不错,以后前程包在我身上了,这种简单直接的话语是不会从一个皇帝口中说出来的。

  而朱由检的表态已经十分明显,只要温侃一直像现在这样干事,那前程将是一片光明。

  不一会功夫,几名小太监端来了数盏冰镇酸梅汤,在场诸人诚惶诚恐的接过来后小口啜饮着,而温侃则是一手端着酸梅汤,回过身来冲着远处正在向这边打望的手下比了个手势。

  温体仁坐下后端着酸梅汤笑道:“圣上,若是此番司农寺增产之术效果显著,臣建议由司农寺将其法编印成薄册,印发大明各地方官府,由官府出面召集各村镇里长、甲长分批与会,择能吏现场讲说分明后,令其返乡付后引导农户诸实践。

  虽说此举不见得每乡每村每户均会照章执行,但若是有一半,甚至部分农户遵章施行,那我大明粮食产量也将会有大幅增长,圣上欲使天下百姓无饥绥之忧之心愿便会往前更近一步,长此以往,我皇明盛世可期啊,呵呵呵呵!”

  “阁老此建言甚妙!稍后既见成果后,若是果如预想当中收成甚好,待回京之后,内阁便可着手经办此事!

  朕欲用十年之力,使天下百姓尽得温饱之利,再无冻寒饥馑之苦,这第一步要迈的踏实,才会有后续更好之愿景。朕希望司农寺能于其中发挥引领推动之作用,今日就算是第一步吧!”

  正说话间,远处传来呵斥声,朱由检举目看去,原来是几名护卫拦住了一名小吏打扮的人,并正欲将其驱离开来。

  温侃将酸梅汤一口饮净后上前施礼道:“启奏圣上,微臣刚才指使下属去往田地间,扯了两把麦穗过来,一边让圣上先来分辨一下两者之不同,现下可能是被宫中之亲随挡住了!”

  朱由检闻言后挥了挥手,身后的程千里唿哨一声,护卫们迅即闪开身形,那名被吓得腿都软了的小吏脚步踉跄地行了过来。

  温侃迎上前去,闻言安抚几句后,结果那名小吏手中的两把麦穗转身而来,那名小吏面带喜色的退回到群僚之中。

  温侃近前躬身将两把麦穗呈上,王承恩上前接过后递到了朱由检的手中。

  其实不用仔细分辨,正常人一打眼就能看得出来,两把麦穗有着十分明显地区别。

  其中一把麦秸更加粗壮,麦穗、麦芒也比另一把的要长大,朱由检仔细观瞧,发现两把麦穗的颗粒饱满度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别,不用称量,便能看出哪一边是司农寺主导的试验田种植的小麦了。

  “好!好!朕虽也是未经农事,但还是能分辨的出哪一种麦子长得更佳了!如此说来,试验田已获成功!只待稍后看看比普通麦田亩产多少而已了!

  此事真是令朕开心不已啊!司农寺上下,包括大兴县可是立的大功一件!朕回京后自会下旨予以褒奖!”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