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_回到大明当皇帝朱由检王承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安排了下去,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了。

  迁移人口自古以来就是一项耗费无数人财物力的巨大而艰巨的工程,后世的三峡工程就是一个明证。

  整个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从开始到结束,整整持续了十四年,迁移人口共计一百三十万左右,这已经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了。而现在朱由检面临的是大明北境上千万受灾人口的迁移安置问题,在这个各种条件极其落后时代,其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与承平时代移民相比,现在的迁移工作也有个后世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动迁要简单的多,迁移后的安置也不需要花费太多。

  在这个北境大多数人还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年代,官府肯伸手帮一把,这就足以让万千已经绝望的灾民们感恩戴德了。

  为了能够活下去,背井离乡又如何?家中祖屋舍弃掉又如何?踏上去往他乡的道路尚有活命的机会,留在赤地千里、连草根树皮都已经啃光的家乡只能等死。

  在生存面前,一切都不重要。

  当听到官府的大老爷们说,只要大伙儿一路往南,就会有饭吃的时候,无数的饥民们怀揣着让家人活下去的希望,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行程。

  从南阳府通往襄阳府的路途上,每天都有大量衣不蔽体、形容枯槁的灾民们慢慢向前移动着,前进的路途中,很多人走着走着便倒在路边再也没有起来,在亲人们的嚎哭声中,其他人看都不看一眼,神情麻木地继续前行。

  绝大多数人对这种事已经司空见惯,几乎所有人的心里只想着自己如何能够活下去。

  乱世中人不如狗。

  为了给逝者一个体面,官府雇佣的青壮们推着车子,收容着沿途的尸体,在装满一车后找个无人处点火焚烧、埋掉。

  很少有人会对此提出异议。

  火葬又如何?总强过被遗弃荒郊、落入野狗腹中为好。

  就是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移民的速度和人数才在一年中达到了五十余万人。

  先期到达的灾民首先要在当地官府的安排下,在工部官员们勘察好的地方修房建屋,水源不足的地方还要由打井队在划设的村落中打出饮水井。

  工部官员们勘察的安置点,大多数是依靠着当地原住民的村落划定的,这样就省却了诸多繁杂的事项,再加上移民们对栖身之所并无苛求,所以整个移民们的安置工作进展极为迅速。

  尽管移民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朱由检仍然下令,加快移民步伐,争取尽快早日完成这项重要任务,彻底消除流民聚集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在强调完移民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后,朱由检又提出了一个让众臣耳目一新的计划。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