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2章:暗访_蓉大爷的逆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刘统勋的祖父刘必显是进士出身,曾任户部广西司员外郎。父亲刘棨是天熙朝的进士,生刘统勋时担任宁羌州知州,调任四川布政使。

  天熙五十六年,刘统勋考中举人,天正二年,他考取了进士,被翰林院选为庶吉士,担任编修。

  天正时代以来,刘统勋曾历任南书房行走、上书房行走和詹事等职务,可谓是十足的官场老油条了。

  “只希望,这贾蓉能让天下少死些人罢。”刘统勋看向窗外皎洁的明月,心情复杂地道。

  ……

  “这羊油面可是襄阳特色,再配上一碗襄阳的黄酒,那可就听了头。”贾蓉一边吃面,一边向两女介绍道。

  襄阳黄酒可谓是久负盛名,“玉缸发醅似桐乳”的唐人诗句给人以汁浓香醇的无穷回味,清清的醇香,淡淡的甘甜,微微的刺激,使人肌体轻松,精神亢奋,没有白酒那样的焦燥火辣。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当李白高咏“襄阳歌”时,也是“车旁侧挂一壶酒”,可见黄酒的历史是多么久远。

  襄阳黄酒是襄阳一绝,绝就绝在“应时黄酒”的“应时”二字。

  而且因为度数极低,因此老少咸宜,贾蓉觉得,如今来了襄阳,总得尝尝当地特色不是?

  于是带着俩姑娘一路吃吃喝喝,不亦乐乎。

  吃过了酒和面,又把火力对准了“金刚酥”。

  “唔……这小面包可真好吃。”伊蕾尔含糊不清地夸赞,很喜欢它这酥脆的口感,但是这玩意儿的形状怎么看都不像面包啊,这就让她犯了难。

  “在东方,咱们是不叫面包的,但凡是用面粉制成的食物,我们都叫大饼或者酥。”

  “酥?”伊蕾尔又迷惑了,大饼还能试着理解一二,为何要叫酥?

  “酥,就是形容它的口感好,这大饼轻轻一掰就能碎成几块,因此即便是没有牙的老人,也能吃得很香,你瞧瞧那边,那位老伯少说也有五十出头了,说话时口齿有些不清,可见是牙齿有些不好了,可你发现了没有,即使像他这样牙齿不好的人,也能花上两个小钱啃上两个香喷喷的大饼,这就是我们东方人所说的福气啊,年纪大了还能吃饼,这就是福气啊。”

  “原来东方人的福气是这样的啊?”

  “对啊,等以后你也跟他一般年纪了,也可以像他这样每天买两个饼吃啊。”

  “也是哦。”

  其色焦黄、香脆、不沾牙齿、落口后“酥口易化”,牙不好,无牙者都可食用。

  作为襄阳的特色小食品,金刚酥有200多年历史。

  金刚酥主要是靠面团发酵,再糅合麦芽糖和香麻油,经过20多道工序的烘烤后而成的,酥口易化。

  当年的金刚酥是在木炭炉、大缸里烤出来的,光焖烤就要花两个时辰左右,可见其制作工艺之复杂。

  不过这个时代的市井生活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