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一五五章:青玉案(上)_大唐第一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安的上元节,是全年最热闹喜庆的节日。

  从皇城朱雀门开始,一直到长安南面的明德门,全长五千米,宽一百三十米的朱雀大街上,将会连续三天亮起长龙。

  走在这条宽阔的街道上,到处可以看到拖家带口的百姓们欢笑的容颜,各种杂耍卖艺的伶人争相斗艳,每隔十来米就有上百人围观叫好。

  银光闪闪的钢镚是对伶人们最好的赏赐,有钱没钱的人,但凡看到妙处,便是大手一挥,一两个钢镚愣是扔出了黄金万两的架势。

  这或许就是最早的打赏了,伶人们见状,表演更加卖力了几分,一个个笑开了花。

  猜灯谜,卖花灯的摊子,在这一天能够赚到一整年的饭钱。

  这不是开玩笑的。

  有些摊子只有三五个人,这些人往往都是祖孙三代齐出,家里一整年什么都不干,就是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灯,只等这一天的到来,让他们赚个盆满钵满。

  只是,今年的情况似乎有所不同。

  不少卖花灯的摊子早早的就已经卖光了这一整年的存货。

  这个年代,制作花灯的手艺没有后世那么娴熟,也不存在什么流水线的操作,纯手工打造一个花灯的过程,局限了他们的生产力。

  一个手艺娴熟的匠人,一天最多生产三个普通款式的花灯,如果是造型奇特一点的,没准三天才能搞定一个。

  所以,基本一个摊子也就是七八百个花灯在售,足够他们卖上三天三夜了。

  要是年前大唐遇到灾荒的情况,没准七八百个花灯,最后还得剩下个三五百个。

  可是,再怎么样,他们也没有遇到过今日的这种情况。

  甭管是大人小孩,只要看到花灯都要买上一个,而且三五文钱的普通花灯还没人要。

  张嘴就是价值几十文钢镚的彩色花灯,要不然就是写了诗词的款式。

  到了中午的时候,长安城所有的花灯匠人都急了。

  这是放着好大一座金山在面前,可是他们只能看,不能挖啊。

  “要是知道今年花灯这么畅销,老子不眠不休也要再搞出三五百个啊。”

  “娘咧,今年真是邪门了,我去年没卖完的两百多个,刚刚搬出来就被抢光了。”

  “难道是咱们把价格定得太便宜了?”

  “别太贪,这个价格已经比去年高了两成了。”

  “要我说,肯定是因为今年大家伙手头都充裕了。”

  “呵呵,你小子这句话有理,要我说啊,也别在这里唉声叹气的了,好好一个上元节,咱们应该高高兴兴的喝起来。”

  “对对对,今年不够卖,咱们明年就多备点货,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咱们的生意才会越做越大,来,喝酒。”

  “喝酒,喝酒……”

  小酒馆外面。

  席云飞侧着头好笑道:“这群老少爷们什么情况,喝个酒搞得跟开朝会似的。”

  王大锤闻言,应道:“那些人都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