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章 交大教授老谢_上海繁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吧?

  呵呵,是忘年交。老谢接过话头,笑了笑说道。他侧过身对王一元说,你反正就一个人在上海,有时间多过来我家白相,我地址给过你的,还在的吧?有的有的。

  王一元连忙说,就是怕麻烦你们。有啥麻烦的。我们也算是半个老乡。老谢说道,还有,这几天放假,你有空到我家里来一趟,我有话跟你说的。

  老谢是是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的教授,专门研究水果种植栽培生长方面的学问,五十多岁,地道宁波人。

  和方姨典型的南方小女人形象相反,他的模样却反而更像北方人一些,大块头,看上去五大三粗,穿着也比较随意,说话嗓门很大,中气十足,总之与传统中大学教授的印象大相径庭,倒是和路边的农夫贩子的形象可能要更接近些。

  王一元每次见到这个谢教授,都觉得,如果一定要说他是高级知识分子的话,可能就是指他那颗总泛着油光的聪明绝顶的大脑袋了。

  来上海前王一元在宁波工作了五年多,讲起来也算半个宁波人。“十一”国庆节前,以前的宁波同事兼狐朋狗友许大军结婚,王一元去宁波喝喜酒。前天回上海时,结果发现已买不上车票,汽车,火车,什么车票都没有了。

  他熟悉宁波车站的状况,不得已折腾了好几趟小摩的,才花高价坐上了一辆黑中巴,座位凑巧和老谢相邻。这种中巴车在去到高速的路口前,往往在市区走走停停,中间还要不停的拉客,直到座位满客。好在是节日期间,从宁波南站出来,人不一会就满了。

  等到车上高速,王一元坐着没事,就摊开报纸看刚买的《南方周末》。

  老谢也无聊,为打发时间,就借王一元手中的报纸看,接下来两人就报纸上的一些报道,各自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巧合的是,没想到老谢和王一元都住在上海七宝,一下子无形中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从而多了很多话题。

  车开到中途嘉兴高速服务区休息,王一元和老谢还一起吃了快餐。就这样,将近4个多小时的车程下来,两人竟然惺惺相惜,互相都觉得相见恨晚,于是互相交换了地址电话。

  等中巴车到上海莘庄,两人下车,又一起打一部出租车,途中老谢在七莘路中间先下。分别时,老谢开玩笑的说道,我们都住在七宝,说不定哪天在路边就可能碰上了。

  今天没成想才几天就还真碰上了。王一元对于自己和老谢的相识,一直到现在都还感觉有太多的偶然,甚至可以说有些奇妙。

  两个原本看上去完全莫不相干的人,无论年龄,经历,学识,社会生活,所处的地位等等,基本都不在一条道上,但就因为同坐一辆车而产生了交集,两人其实也谈不上说了多少话,却因为互相对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