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完本感言_上海繁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学,依然是直面人生、直指人心、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文学。我们可以借助文学这面镜子看到现实、认识现实、理解现实,希望通过文学来回应对现实的关切,来表现现实的问题。

  网络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更需要作家对时代经验有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的把握和更精彩的表达。

  回顾自己的写作之路,因为不是全职,基本上都是利用的业余边角料的碎片化时间写作。最大的动力还是来自于读者。

  其中有一天因为自己本身工作实在忙碌,将近晚上十一点半才到家,正准备章节更新。这时候有一个读者留言问怎么还不更新。自己大吃一惊,问,都一点半了,还在等更新?对方回答说,我追你的小说,现在已经形成一个习惯,睡觉之前不把当天的更新看完,会睡不好觉,好像是总感觉少了一点东西。

  这件事我印象特别深刻,让我感受到了读者对我深深的鼓励。我自己觉得,写一本小说,有人看,有人肯定,刚好也能表达出来自己对世界观,对客观,对人对物的一些思考和想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写作的最大困难,可能还是自己的表达能力。因为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等都比较欠缺。另外写作的时间比较短,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说结构的张力,节奏的把握,人物形象的设定,等等,一句话,自己写出来的,远远赶不上自己想要表达和体现的,手中的笔跟不上脑子的思考。

  非常幸运的是,本书获得了第三届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的特等奖,又承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准备在今年八月份出版实体书,并参加上海书展。这是我的荣幸,是我投稿之初根本没有想到过的,也是对我写作的一个重大鼓励。就我个人而言,获此殊荣和出版,既是惊喜,又感觉才疏学浅,诚惶诚恐。

  我要深深地感谢,还有编辑胡说、伯汗和青柠;感谢各位评委;感谢阅文集团;感谢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感谢华东师大出版社。你们热情而慷慨地的对这本书的肯定和帮助,使我有了继续往下写作的无穷动力,才使我从书中的故事又回到了创造这些故事的人们中间。

  最后,我还要深深的感谢我的家人,我的太太和儿女。是她们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才使我有机会去实现年少时就曾经有过的“文学梦”。真的,我发自肺腑的真心感谢她们。

  网文的世界这么大,我也想去看看。以后写作的路还很长,我会继续努力。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