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第 136 章_技术型工种(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晚上,都要劳碌一些,盯着点儿火,早上就着这样的炉火往锅里加一把米,就能熬出一锅香甜的米粥了。

  那个时候,曲室的温度也该变一变,另外一边儿的灶眼就会用起来,两边儿炉火同时开动,保证曲室内的温度跟体温一样,如此一昼夜之后,再就是降温了,降低的温度形容上还是比体温低,但比起最开始的温度却又要高一些,那个时候多是借助两边儿灶膛之中的余温,保持一昼夜,再闷上一段时间,取出烘干,酒曲丸就算是制作好了。

  最后的那段时间只需要让它逐渐降温,倒是方便了许多,不需要人为再多加关注了。

  其中的难点就在时间和温度上,这两项都是知道怎么做,但做起来未必真的如意的关键点,需要多费点儿心思,其他的那些,相较而言都颇为小儿科了。

  纪墨如临大敌地跟了一整遍的流程,纪菊花几次都忍不住为他的小样子发笑,哪里至于这样了,她学的时候也没觉得多难啊!

  有些事情就是这般,在不在意的人眼中,随便一些调料加入,翻炒两下,就能够成为美味菜肴,而另一些需要拿着秤称量调料的人眼中,多少误差都是让人头疼的概念。

  一勺,少许,是多大的勺子,是多少的“少许”?都是值得量化的,而没有量化工具怎么办?

  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发动身体的所有感官,去一遍遍记忆这个温度了,要让那种感觉牢牢地停留在记忆里,成为稍一触及就会了解到适合做什么的条件反射。

  纪墨在某些方面自诩聪明,但在这些身体技能方面,他找不到任何取巧的做法,唯一能做的就是一遍遍加深记忆,跟着纪菊花守了一晚上的炉子,对方还忙着换换蒸笼倒腾倒腾面饼什么的,他这里就是反复触摸曲室的门缝,试图从这种密封的缝隙之中感受到其内的温度是否发生了变化。

  也会观看炉火的燃烧情况,若是能够通过火光亮度之类的细节辅助记忆曲室温度,似乎也是可行的,但这也要考虑如果曲室不是这种小型的,直接垒砌在炉火边儿的,而是那种看不到直接的炉火的,又该怎么办。

  这种小规模的家庭制曲的方式,显然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制酒,或者说若不是有足够的村庄分散了这些酒曲制造的数量,仅凭一家一户制作的酒曲,也酿造不出多少酒来,自家喝都不够,更不要说畅饮买卖了。

  说起来也奇,这边儿家家都能做酒曲,却没有一家自己酿酒的,不是说他们不会,村中孩子们到了一定年龄,就可以去堡坞的酒坊之中工作,学徒工或者什么都好,他们也会跟着流程学习酿酒,之后也不会一直困在酒坊之中,还会回到村里来,可以说村里的大人好多都是在酒坊待过的,便是现在,都天天如同上工一样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