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六十二章 三军将士尽开颜_天下英雄刘玄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何罪之有?快请起。君之所言,我已明了,当深思之。”

  张昭示意蔡遵退下。蔡遵见刘备也无多说之意,便请告退。刘备准许。蔡遵恭恭敬敬拜别而出。

  张昭对刘备道:“蔡公乃有道君子,廉洁贞素,恪守清贫,其家人不着锦罗,只穿粗麻。食则粗粮腌菜,少有荤腥。

  为主簿二十多年,对县中郡中之事无不谙熟。处事老练,实为干才。

  其言虽有夸大之处,然度田加租,乃国之大事,不可不慎。”

  刘备若有所思,在文吏中间果然遇到障碍。这也是刘备先军后政、先易后难的原因。

  军队是刘备一手创建,虽有吕虔、李通、许褚等部曲,但大多来自饥民、黄巾降卒或征募良家子,对刘备敬若天人。

  刘备在军中的时间比在府中要多的多。全军十几万人,曲一级以上将领数百人,刘备每个人都能叫出名字,述其履历。

  有军队在后面撑腰,刘备对豪强并不太过担心。至于所谓士林风议,刘备越来越不放在心上。

  他要的是个全新的大汉,而不是一个裱糊起来的短命王朝。

  如果与豪强共天下,随着兼并愈演愈烈,百姓穷困,民不聊生,天下皆反,朝廷又能撑得了几年?

  五胡不可能靠刘备一朝平定,中原王朝若不强盛,刘备又不能长生久视,能为子孙护持多久?

  人生七十古来稀,刘备虽然一直走在胜利的道路上,少了些悲伤忧惧,但戎马倥偬、沐风栉雨、军中劳苦,对寿命毫无疑问是个摧残。就算懂得养生,活到八十岁,也就是公元240年。

  六十年后,氐人李雄占成都,匈奴人刘渊起兵于离石,皆称王,揭开五胡乱华的黑暗大幕。

  如今于夫罗被杀,其诸子损伤殆尽,或许不会再有刘渊。

  谁能保证不会再有慕容渊、苻渊、石渊、赫连渊、拓跋渊、李渊?

  五胡百姓如今分布东至库页岛,西至咸海,北至北海以北的广袤地区,人口无从统计,至少当在数百万以上,杀是不可能杀得光的。

  也没必要杀。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

  更何况匈奴人自称“夏后氏之苗裔”,都是华夏子孙,只是因入塞外,才变成野蛮人。

  那么刘备就有义务将其重新变回文明人。

  天下大同,何必强分什么胡汉?

  刘备将思绪拉了回来,建立强汉的关键就是要先解决内部矛盾。

  最大的内部矛盾,目前就是土地占有问题。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与其饥寒而死,何如揭竿而起?

  土地问题要循序渐进的解决,地基要层层打牢。

  如今豪强之家多有奴婢,即奴隶,打骂任意,杀戮随心,苦不堪言,刘备能直接一纸命令解放奴隶么?恐怕自己内部先起大乱了。

  度田收租,也是一种变法。王安石变法,出问题的非是法,乃是执法之人。

  目前执法之人大都出自豪强,因为出身豪强才有书读,才有见识和才干。刘备能够将这些人全部罢免,换上自己士兵么?

  士兵们大都出身小民,大字都不识一个,如何执法?

  把刘备辛辛苦苦培训、调教出来的各级军官派出出任各级官吏么?

  那军队谁来管理和统领?

  归根到底,小民虽多,没有人才;豪强虽少,却是精英。

  不可一蹴而就,当徐徐图之。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