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64章 土地兼并_红楼琏二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是增长极度缓慢,甚至近年来,出现逐渐减少的局面。

  究其根本,不过是天下承平日久,天下土地兼并日趋严重。特别是宗室、勋戚以及那些有功名的读书人,都不用向朝廷捐纳钱粮,而恰恰是这些人手中,却拥有着最多的土地……我这般说,二郎可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贾琏本来轻抚着身上的美人,听到其当真说起正事,才不好意思侵扰,开始思考她说的问题。

  说实话,这个事实在不新鲜,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

  哪朝哪代,没有过土地兼并的事情发生?不过是看发生之后,朝廷如何处置罢了。

  毕竟,大魏虽然也征收商税,但是农税还是占据主要地位。民以食为天,在这个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时代,粮食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只不过这种事即便朝廷明知道有弊病,却也很难有个万全的处置。

  因为那些能够大肆兼并土地的人,往往也正是这个封建帝国的支撑者。

  就拿其中,根本不用捐纳粮税的勋贵来说。能够成为勋贵,有几个不是为帝国出过血,流过汗的?

  放在古老的王朝,那可是要列土封疆,食邑千户、万户的功臣啊。

  如今不给封地就算了,难道名下那可怜的一亩三分地,朝廷都不放过?

  勋贵如此,其他能够免除赋税的群体,不论外戚还是有功名的读书人,莫外如是。

  “莫非,朝廷打算向宗室、勋戚征税了?”贾琏有些诧异,昭阳公主经常出入宫闱,能够提前知道一些消息也是正常。这不正是他给其银钱组建势力的原因么。

  “虽不一定直接征税,但是设法防止继续肆意兼并天下土地是一定的了。”

  贾琏一听就知道这必然是宁康帝想要做成的功绩了,只是,此事牵连何其之广,要想有所成效,其中的阻力可想而知。

  说实话,贾琏是不想现在的宁康帝干这件事的,因为风险太大。要做,也最好等太上皇驾崩之后,再做不迟。

  不过口中,贾琏还是回道:“此事若是能有成效,于国于社稷都是一件好事。”

  昭阳公主闻言笑看着贾琏:“哦,二郎竟也是希望此事能成?我听说,贾家两府名下的良田,数以千顷,二郎就不担心因此受到影响?”

  贾琏微微一笑,“事关江山社稷大事,我又怎么会在乎一家一人之得失,青染未免小看于我。”

  贾家两府确实有田地二三十万亩,这些田地,有些是开国时太祖赏赐,有的是后面几代当家人积攒。看起来虽然多,但是放在贾家这等勋门中,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并不夸张。

  而且,宁康帝和朝中大臣,只要还有一丝清醒,就不大可能真对宗室、勋戚、读书人这几股天底下最强大的势力大刀阔斧。想来就算要为新政做表率,最后也不过是对这些人象征性的征收一二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