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战略_顾道长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他们也很庆幸,不是突然死亡法,还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准备。

  居住地减少,耕地减少,可能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都集中在城市群,那头等大事就是两件:粮食和住房。

  有饭吃,有屋住,便能维持稳定。

  “袁老,实不相瞒啊,黑水省的粮区完了!”

  首长屏退属下,跟老爷子在田间散步,对方在上上上任长老在位时,就已全国闻名,见过不少大咖,所以他也没啥做派。

  “完了?”

  老爷子一怔,喃喃道:“那可是7000万吨粮食啊!”

  “是啊,7000万吨!那边还在下雪,且有扩延之势,部分的产粮区已被侵占,我们抽取了土壤样本,哪怕来年雪化,也不能耕种了。”

  首长顿了顿,继续道:“还有湘南的洞庭湖一带,据我们观测,湖水在今年突然上涨,湖域扩散,已经影响了不少居民。估计以后会持续扩张,那边的粮区也难保啊。”

  夏国有九大产粮基地: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巴蜀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江淮地区、鄱阳湖平原、松嫩平原及三江平原。

  这下好,咔嚓就去了俩!

  “……”

  消息是坏消息,气氛凝重,俩人无言走了一程,首长忽笑道:“好了,我今天不是发牢骚的,主要是听听您的喜报。您埋头苦干了一年多,有什么成果?”

  “从去年开始,你们陆续找到了四株异化野水稻。我们在四个基地同时培植、耕种,这又收获了一批。这边是三亩地,为1581公斤、1529公斤和1536公斤,平均亩产1548.66公斤。另外三块,为1503公斤,1538公斤,1545公斤。”

  老爷子87岁了,言语间带着老人常见的含糊感,但头脑清醒,条理清晰,对水稻的诸多数据更是信手拈来。

  “亩产过1500?”

  首长大喜,妥妥的破了世界纪录啊,忙问:“这是最终成果么?”

  “不,这只是2号稻,还有改进的潜力。”

  老爷子犹豫片刻,道:“具体的我也不好说,现在的世界我不太懂,不过按此发展,你们或许还能找到更好的野水稻,到那时,应该有更大的突破。”

  讲的比较委婉,首长心里却明镜的,想当年大步迈开闲扯蛋的时候,经常在叨逼叨亩产万斤什么的,以后真的不是梦了!

  他没怀疑对方的话,人家创造奇迹无数,放在古代是要封神立庙的人物。

  “那海水稻呢,收获怎么样?”他又问。

  “根据胶东基地的数据,在盐分浓度3-8‰海水灌溉种植条件下,产量可达300公斤。我们应该庆幸,这2.8亿亩的盐碱地没有太大变化,否则我们也无能为力。”老爷子叹道。

  “好,好啊!”

  首长简直屁颠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