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四章 地仙之势_顾道长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梳理了一下语言,继续道:“如今举国上下修道之风浓厚,修士百万,但道从何来,却少有人深究。

  诸位皆高才,自然知晓。远古前民,三皇五帝,辛甲鬻子,此为道的前身。那时没有神仙说法,以人为尊。

  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独立守神,故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老子著《道德经》,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才真正有了道的定义。此时人道衰落,仙道兴起,也就是我们修行体系的最前身。

  到了秦汉魏晋,仙道大昌,各流派纷纷开宗立世,最终确定了天、地、神、人四层境界。

  所以我读取帛橹的记忆,发现上界无比混杂,派系繁多,不亚于人间烟火。我大概按年代划分,首先是远古的一些大能,后人并不称其为仙,他们也不以仙自居,而是走人道的体系。真、至、神、圣,数量最少,也最为隐世,根本不显露行迹。

  因此在利益牵扯上,我们可以当先忽略。其次,便是先秦的一些大能……”

  “我我我!我就想知道老庄是天仙么?”

  躺了许久,百无聊赖的那条咸鱼忽然兴奋起来。

  顾玙白了她一眼,摇头道:“不知。”

  “怎会不知?”众人皆疑。

  “老聃、庄周、列御寇此等大能,还要超乎人道和仙道之上,谁也推算不出他们的踪迹,无人知晓他们是生是死,所居何处,所以……不知。”

  “……”

  众人面面相觑,但仔细想来又松了口气,压力忒大啊!

  你想想,如果你要面对的对手是老子,是庄周……咝!压根提不起信念。

  “先秦属于人道向仙道的过渡阶段,修行体系也是二者兼备,像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老莱子等等,不是地仙,亦非真人、至人,但就是活的久,天然成一脉。他们也是清心寡欲,不理纷争,亦可忽略。

  而从秦汉起,一直到明代1500年间的修士,才是势力最纷杂,关系最混乱的群体。”

  “安期生、河上公、阴长生、三茅、张道陵、魏华存、许逊、葛玄、王玄甫、吕洞宾、钟离权、王重阳、曹文逸、叶法善、刘海蟾、陈抟、张伯端、白玉蟾、萨守坚、张三丰……”

  顾玙一个个的往出念,每念出一个,众人的脸色都凝重几分。以前只是猜测,而现在终于有了实证,心情绝对不同。

  “单帛橹脑中记忆,或地仙,或阳神者,便有数十位之多。其间又有上清茅山、全真南北、天师南北、少阳正阳、新老华山等等,这些各位比我熟悉,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他这话一出,道院等人皆苦笑摇头。

  天下道门何其多也,渊源、矛盾像蛛网一样,根本理不清。像寇谦之和陆静修之争,只是其中的一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