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7章 八菜一汤,嘿,瞧好吧_大唐小货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

  红烧鱼并不是一道多么复杂的菜。

  确切的说。

  仅从家常菜的角度来说,肉菜的处理还要比素菜的处理,简单上不少。

  清理好鱼后,林深又用水清洗了一番。

  再把鱼重新摆到案板上,拔起菜刀,在鱼身上切了几记花刀。

  拿起一只盘子,把鱼放进去。

  绑了个葱结、切了几片姜,一勺盐、一小杯黄酒,和鳊鱼来了一场亲密的邂逅。让鳊鱼深深爱上姜、葱,迫不及待的就把它们两吞入到肚子里去。

  鳊鱼的酒量并不好。

  一点黄酒就让它晕晕乎乎的,林深决定把它放在一旁,让它好好醒醒酒。

  自己则是处理其他的东西。

  小葱切段。

  首发网址http://m.42zw.cc

  生姜切粒。

  脱掉大蒜的外衣,把它们白白净净身子碎成一块块。

  只是可惜现在的大唐还没有辣椒,林深只能凑合着,取过一些红色、小粒圆滚滚的果子——这是茱萸,比不上辣椒,但多多少少有一些辣味。

  他没用胡椒、花椒。

  这种东西其实没多少辣味,最主要的就是“麻”。

  林深偏偏不喜欢这种“麻”,他更喜欢辣味对身体的刺激。

  不过长乐她们倒是很喜欢花椒。大唐人都很喜欢这种,为数不多带有刺激性的味道,长安城中不少茶馆中煮茶,都要加几粒花椒,突显出一个“阔气”。

  说起来这也是一个趣谈。

  如何分辨长安城中哪家茶馆是读书人去的,哪些茶馆是平民百姓去的,就看哪家茶馆煮茶的时候加不加花椒。

  加花椒的,那定然是读书人常去的场所。

  不加花椒的,就是面向普通百姓的。

  茱萸同样切碎,它在林深的摆弄下,只能步葱姜蒜的后尘,汁水满满的躺在盘子里。

  当林深把这些边角材料处理的差不多的时候。

  鳊鱼酒醒的差不多了。

  林深凑过去瞅了一眼,还不够清醒,得给他一些“颜色”瞧瞧,他随手往旁边一摸,就拿过来一只罐子。

  往里一抓,一团白色粉末就被他抓了出来,涂抹在鳊鱼的身上。

  这是生粉,也就是淀粉。

  不过大唐还没有土豆,也没有番薯,更没有玉米——这些东西指望不上,林深就只能指望一味中药。

  葛粉。

  这是大唐土生土长的一种植物,整个节茎就是纯淀粉,不过这东西没能运用起来,也是有道理的。

  这东西,不受高温——稍微有点温度,就会结成块状。

  没有玉米淀粉、土豆淀粉的那种浆状口感。

  林深没涂抹太多,只是在鳊鱼的表层摸了极为淡薄的一层。

  火早就在厨子的伺候下烧好了。

  林深一手端着鳊鱼,一手端着准备好的边角料走到锅旁,放下两只盘子,伸手在油面上探了探,试了下温度。

  还不够热。

  于是又等了一会,等油温升上来,才把鳊鱼放下去。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