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2章来势凶猛(二更)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晚,幽州刺史郭勋接到高顺的战报,非常高兴,立即派人把广阳郡太守刘卫请来,决定两人一起起草给朝廷的奏章,第二天一早,派快马飞报京城。

  主要战功归于高顺;他这刺史和广阳郡太守刘卫居中指挥,功不可没;涿郡行太守事向富、涿郡破虏校尉张燕、广阳郡破虏校尉程普以及护乌桓校尉府的军司马房良、军候徐晃等人坚守后方,也有一定的功劳;并建议皇帝陛下派高顺带大军南下冀州平定叛乱。

  通过此次战役之后,幽州局势非常稳定。

  南边的冀州却不得安宁,成为全国黄巾军的大本营,除了中山郡外,其它各郡相继被黄巾军占领,巨鹿、广宗和下曲阳三城成为冀州三个起义中心,各地响应者就近集中,每处都达到十多万的人马。

  混乱的局势,使得当地百姓大批逃离,就近的幽州成为首选逃亡之地,除幽州的世家大族、地主等富户雇佣一部分流民外,余者被郭勋驱赶到上谷郡去了,还好,他在蓟县城外设了赈济粥铺,这些普通百姓不至于饿死。

  南阳郡张曼成自称“神上使”,打着替马元义报仇的口号,率数万人攻克郡治宛城,并斩杀太守褚贡,周围各县民众积极响应,劫掠县城和富家大族后,携带物资向宛城集中,实力非常强横,成为黄巾军南方起义的中心。

  渠帅波才率数万人攻下颍川,声势浩大,聚集了近十万人,准备向京城洛阳出发。

  彭脱攻下汝南郡治,黄巾军节节胜利。

  这三地成为黄河以南地区黄巾军的根基,像三把尖刀,威逼着大汉朝廷。

  他们焚烧官府、劫掠富户,中原州郡大多失守,官吏听说黄巾军来了,全都仓皇而逃。

  青、兖、豫、荆、扬、徐等几州起义军逐渐向他们靠拢。

  安平王刘续和甘陵王刘忠被劫为人质,囚于广宗外,下邳王刘意和淮阳王刘暠遭黄巾贼围攻,弃国逃走。

  而朝廷迟迟不出手,以自保洛阳为主,使得黄巾军没有受到压制,而地方郡县毫无准备,使得黄巾军发展的极为迅速,实力壮大的非常快。

  各地黄巾贼横扫世家大族,摧毁地主田庄;逼迫许多大地主、士族举宗远逃。徐州黄巾攻破北海,有名的经学家郑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而寇盗充斥,西道不通,于是他们周旋于青、徐、兖、豫之郊,东下寿春,南望江湖;汝南人许靖逃亡得更远,他同亲友浮涉沧海,南至交州,经历东瓯、闽越之国,行经万里,不见汉地;其他如逃到辽东的有乐安国渊、管宁、邴原、王烈;逃到交州的有陈郡袁徽、沛郡薛综;逃到江南的有北海王裒、临淮鲁肃、陈留阳兴、义阳韩嵩、平原刘暠等;逃到荆州的有河内司马芝、颍川杜袭、赵俨、河东裴潜、琅邪诸葛家族等。

  这些被迫离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