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7章转变思想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顺利解除黄巾贼的围困,黄琬等人已是感激不尽,没有人不开眼的想动房良的战利品。

  随后是隆重的庆祝盛宴。

  黄婉、龚景和刘承等人最为高兴,胜利解围,则他们保住了官位和王位,或有再升一级的可能,只是现在道路被阻,无法向陛下请功。

  几十万黄巾军被击退,主力撤往济南国,更有大量的小股黄巾分散各地,若不及时处理,必将酿成大祸。

  为此,房良决定让徐晃带领骑兵扫荡齐国、北海国和东莱郡各县,打击所遇到的黄巾军,就当是练兵了,最好把他们全部驱赶去徐州。

  而房良计划在临淄募兵,他越来越感觉现有的兵力不够用的,正好缴获了渠帅卜己的大量钱粮,可以用之扩大部队的规模。

  黄巾军的破坏性,最大的一方面是破坏了生产秩序,使得广大农民成为流民,导致无人耕种,土地荒芜。

  临淄城解围之后,首要的问题便是安置灾民,收拢流民,否则在饥饿的驱使下,更多的人将被迫加入黄巾军。

  黄琬等人很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安置灾民和流民,需要大量的钱粮,单凭地方官府无力承担。

  房良提出招兵的建议,立即得到黄琬等人的支持。若房良招兵,只要有一人参军,则其家庭便能稳定下来,靠士兵的薪俸,能维持其家庭成员坚持到秋季收获。

  不说整个青州,单是齐国,黄巾退去之后,所有的土地皆已荒芜,大部分土地都成了无主土地;像北海国、乐安郡等地,情况更加恶劣,黄巾军过后,人员流失严重,即便有粮食都难以招募到耕种者。

  为此,龚景决定,若一人参军,可租给其家庭成员每人十大亩的无主土地,每年只需缴纳三成的租费,算是对幽州军前来支援的报答,也是为了维护地方的平稳。

  双方一拍即合,迅速行动,早一天招兵,便能早一天招募人员进行耕种,今年或许多少有些收成。

  随着齐国和北海国的局势慢慢稳定下来,官府加强了对这两地的控制;房良又从这两地征募步兵3200多人,骑兵600多人,每位官兵,先发粮食十石,作为安家费,使得近四千家庭获得了生活保障,并租赁到廉价的土地,开始了生产自救,在耕地里钟上了粮食,希望今年还能获得一定的收成。

  让房良暗自庆幸的是来的时候所有的合成人都是骑马来的,现在正好用这些马匹扩充骑兵。

  这些人皆对房良感激不尽,这等于挽救了他们的家庭。

  不过更多的人却无法自存,即便是官府分给他们粮食,也没法坚持到秋收。

  鉴于缴获的粮食和铜钱还有大量的剩余,房良又想出一策,允许骑兵和从幽州跟随来的步兵,凡是未婚者,皆可从青州娶一老婆,他会给每位结婚者送2贯铜钱和20石粮食做贺礼。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