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章县长的心思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午,酒足饭饱之后,3人致谢告辞,他们对太平村的招待非常满意。

  高顺好人做到底,让靳忠驾一辆马车送他们返回乡舍,同时给每人奉上1贯钱的谢礼,拜托他们早点把户籍落好。

  三老等人回到乡舍之后,立即讨论拜访县长之事。

  杜边属于武人,性子比较急,嚷嚷道:“咱们明天必须向县长汇报,绝不能拖了。”

  另外两人点头同意,啬夫说道:“多年都没有遇到这么大的喜事了,这次风光的去见县长,我们脸上也有面子。”

  东汉时期,户数过万的县称县令,不满万户者为县长;每县下辖3到5个乡。楼烦县地处边地,人口稀少,不满万户。

  楼烦县的县长为王轩,乃太原郡王家的旁支子弟。

  王氏家族是并州的名门望族,世代有家族成员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

  听完三老的汇报之后,县长内心狂喜,这是太平村之人的战功,而太平村人属于他治下的子民,所以这也算作他的功劳,正愁没机会调离边地,有如此大的功劳送上门来,真是天上掉馅饼啊。

  王轩压抑住内心兴奋,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道:“既然三老等人已经当面核实过了,那立即备案,给他们确认户籍。”

  “谢王县长。”

  “三老不必客气,此乃本县最大喜事,明天我要亲自为他们发放户籍。”王轩心想,尽快把事情做实,然后把功劳上报。

  县尉反对道:“希望王县长不要以身涉险,万一匈奴来袭,悔之晚矣。”

  王轩反驳道:“哈哈,李县尉杞人忧天了,有如此壮士,出入匈奴营地如遇无人之境,难道本官还怕匈奴来袭?既然如此县尉就好好的守护县城吧。”

  李县尉只好答道:“是,王县长!”

  杜边说道:“李县尉不必介怀,当初他们凭7人之力起家,昨天我们见过其中的李壮士单身托举几百斤的石碾子达十多次,面不红、气不喘,随手一扔就是丈许,他们护村队的赵队长应该更加厉害,而叫高顺的不仅武力处于三人之首,更是智谋超群,我估计,此三人乃不世出的万人敌,他们绝对能确保王县长无虞。”

  王轩看着李县尉说道:“李县尉,如何?还担心嘛?”

  “望县长保重,告辞!”李县尉拱拱手后快速离去。

  王轩高兴的对杜边说道:“杜游徼,你尽快给我讲讲你们了解到的事情,特别是救人和组建护村队的事情。”

  杜边感觉非常荣幸,这可是他的一次机会,把握好了会给县长留下一个好印象,对他的前途非常有好处。酝酿了一下感情,杜边把他昨天了解到的事情缓缓道来。

  王轩有些不相信,问道:“那高壮士多大的年龄,竟然敢独自一人去匈奴人控制的地盘,他不怕死?”

  三老说道:“王县长,那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