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4章徐州密约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顺出来的时间不短了,在奉高城待了四天,便借道琅琊郡,急匆匆的前往徐州;由于当时政策限制,高顺便没有让房良作陪,房良返回济南,预备高伟的定亲事宜。

  徐州的生意都交给糜家打理,糜家搬迁到琅琊郡后更加富庶。

  麋竺亲自在开阳城等候高顺的到来,要陪高顺一起前往徐州。

  从奉高城到新泰县,经蒙阴县到开阳城的大道已修好,路两侧皆为良田,庄稼长势喜人;这一路,基本上安置的都是当初的黄巾军和他们的家属,现在他们生活稳定富足,高顺对青州这几年的展非常满意。

  开阳城现在非常繁华,成为一座大城了;周边州郡战火不断,而青州平安稳定,豫州和徐州的很多大户都举族搬迁到琅琊郡,吃不上饭的普通百姓也大量的迁移到琅琊郡居住,这带动了琅琊郡的经济展;当然,糜家也起到带动作用;再加上面向徐州的贸易,使得开阳成为一大青州南部和徐州的贸易中心。

  高顺到达下邳,徐州刺史陶谦带领军政官员出城二十里迎接。

  高顺到达,给诸人留下了三大印象,第一,众人震惊高顺的年龄竟然这么年轻,以前只是传言,现在却真真实实的出现在大家的面前;第二,众人佩服高顺的胆量,竟然只带了这么少的护卫出境;第三,众人震惊于高顺护卫的强大,每一位至少都是百人将级别,身材魁梧,战马强壮。

  众人立即向高顺行礼,“拜见君侯!”

  “哈哈,诸位快快请起!”高顺说着,就向前拉起年龄最大,最靠前的人,高顺估计此人便是徐州刺史陶谦。

  麋竺立马向前,把众人一一介绍给高顺。

  高顺一直笑容满面的与诸人见礼,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来到刺史府,洗漱后立即入席,陶谦早就安排好了。

  陶谦现在六十岁了,在当时已是高寿之人,他有两个儿子,皆不成器,他必须在生前为他们安排好,把家族安排好,否则在乱世,他们是无法自存的;而实力强大的高顺,便是他的最好选择。

  他接到高顺来访的消息已有半个多月,在这半个月内,他做了详细的规划,一定要靠上高顺这棵大树,为家族挣一个未来;他不敢把徐州交给两个儿子打理,否则只能为他们引来杀身之祸;若是用徐州换得家族的安宁和展,未尝不是一好的决策。

  公孙瓒和刘备皆为虎狼之人,野心勃勃,只可利用,绝不可依赖;至于州内的各大家族,他更不敢信任,否则,只会招致家族被灭。

  高顺不喝酒,宴会气氛低了许多;幸好还有麋竺,不至于过于冷场。

  饭后,众人散去,高顺与陶谦来到书房。

  陶谦开门见山的说道:“君侯,老夫今年六十,所剩时间不多了,希望在老夫走后,君侯能照料老夫的家人,老夫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