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6章孙坚战死(上)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多天后,黄祖才率领不足四万军队缓缓到达西陵城西,举水河西岸,只是当时河上的桥早已被破坏,无法过河,只得暂且退却五里,安营扎寨。

  援军到来,却不能过河,城内守军在兴奋之余,有些人如同被浇了一瓢凉水,内心拔凉拔凉的;不过黄家族长却非常激动,援兵终于来了,他们黄家没有失信于众人,心中更有底气了,他相信黄祖会有办法过河,要么击溃孙坚,要么顺利进城,绝不会无功而返的。

  黄祖非常无奈,对岸孙坚的军队已做好战斗准备,此时若要强行过河,他的军队便成待宰的的羔羊,绝无胜算的可能,更不要说孙坚还有这么多骑兵,即便到达对岸,也进不了城。

  让他欣慰的是西陵城犹在,还没有被攻克,他没有来晚。

  黄祖家是本地的,自幼在本地长大,对当地的地形了如指掌,略一思索,便有了主意,那就是向北,从山间河道狭窄处过河,且在山区,孙坚的骑兵发挥不出优势,而孙坚的步兵更不敢跟进山区。

  说干就干,白天休整,当晚黄祖命令部队北去,择机过河。

  其实黄祖的担心是多余的,孙坚的骑兵已撤到举水以东,而举水河上的桥梁遭到破坏,孙坚的部队短时间内是无法过河追击的。

  只要不是冒着生命强行渡河,士兵还是很乐业听从指挥的,毕竟在黄祖的战术下,他们行军轻松了不少,没有再遭到扬州骑兵的骚扰。

  孙坚得斥候汇报,黄祖率领部队沿河北上了,他便知道黄祖是寻机渡河,孙坚没有派大军北上狙击,只是派出了斥候,严密监视黄祖大军的动向,他希望在西陵城外以逸待劳,等黄祖到来再决战。

  根据黄盖回来的汇报,荆州步兵的战斗力非常低下;众人商量后决定,把他们放过举水,来一次决战,一举击败荆州援军,收编这些官兵,同时招降西陵城内的守军,既补充了死伤的士兵,又能获得城内丰富的物资;此后便可坚守西陵城,等待袁术的到来。

  为此,孙坚的部队沿西陵城外围,挖掘了两道深深的壕沟,并灌满了河水,避免他们与黄祖军决战的时候城内守军出城添乱。

  西陵城的位置非常特殊,东西两侧皆为河流,向南是长江,向北是大别山余脉。

  孙坚等人认为,在这样的地形下将黄祖的步兵击败,他们退无可退,只能接受投降,被收编。

  为此,孙坚将大营搬到西陵城的北面,好正面迎击荆州援军。

  黄祖的部队在没有受到骚扰的情况下在举水河上游顺利渡河,黄祖没有急着南下,而是选择山谷险要之地扎营,令士兵休整两天,并派出斥候侦查孙坚动向。

  他一直在思索,如何才能击败扬州骑兵,顺利进入西陵城;现在西陵城缺的不是粮食,而是箭支等军用防守物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