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4章税赋改革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世,由于高顺强势崛起,相对来说货币非常稳定,且高顺布了严令,禁止磨边、剪边、不足重等的五铢钱流通,其后,又严禁私人铸钱,以至于现在流通的五铢钱皆为高顺投放市场的钱。

  从系统出的五铢钱,足重,且类似机器压铸的钱,表面光洁,字迹清晰,人们乐意接受。

  且市场上的钱多了,高顺便有意识的多投放物资,回收一部分,当市场上流通的钱少了,又主动向市场投放五铢钱,使得天下贸易流畅。

  即便后来董卓和李儒的势力穷困不堪,他们也没敢私自铸造不足重的钱,而是严格按照此前朝廷行的五铢钱铸造,补充财政困难。

  在处理完武举选拔和废除诸侯王国之后,高顺的精力便放到税收改制上来了。

  汉朝的税赋非常复杂,品种繁多,高顺决定将其理顺,简单化。

  先取消徭役(力税),官府用工,也必须支付薪水;与之一起取消的还有兵役和更赋,这大大减少了百姓的负担。

  其次取消口赋,口赋是1岁~14岁的孩子,不分男女,每年要交纳23钱的口赋(皇室税收,归少府,其中有3钱是马口钱,属于特殊军费,归大司农),有时候朝廷也会改为向7岁到14岁之间的孩子收取。

  这样做的目的,是减轻百姓的负担,增加人口的数量。

  再次,取消献费,献费是成年男女,每人每年都要‘献给’皇帝63钱,以供宫廷费用;取消选秀女。

  最后,取消车船税和缗钱令;对商税更加细化,减少关税;目的是加流通。

  最终,只留下田赋、户赋、口赋以及关税和商税。

  而且高顺准备把田赋、户赋和口赋当成打击大族的利器。

  先是田赋,实行差别累进征收政策,户1oo亩以下的,三十取一,户1oo亩到199亩之间的二十取一,户2oo亩到499亩之间的十取一,户5oo亩到999亩之间的五取一,户千亩以上的五取二。

  其次,户赋定为每户籍年赋为1oo钱,未满2o岁且未成婚者不许拆户。

  最后,口赋征收的范围为15岁到5o岁之间,每人每年为1oo钱。

  口赋又分为许多情况。

  奴婢和仆人等依附主人户籍者,每人每年5oo钱的口赋,由主人承担。

  对纳妾之人实行重税,纳妾前需向官报备,每年需缴纳1ooo钱的口赋;纳第二个妾,口赋加倍;纳第三个妾,口赋再加倍;依次类推,目的是减少纳妾的人数,让更多的人有娶妻生子繁衍后代的机会;且能纳妾的人,都是富户,也不会太在乎这点税赋。

  为了配合政策的实施,又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

  任何人都没有被免税的特权,就算高顺也要缴纳户赋和口赋。

  凡是隐瞒不报官府的耕地,只要查出,则收归为官田。

  凡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