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65:金仙大觉:生老病死、贫富贵贱_天地任我行之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火、刀兵、饥馑、瘟疫等凡人百姓所面临之苦难,皆业障,无法避免。

  张献忠无法和李自成争锋,也无法争夺江南之地,于是学刘备入川,试图将巴蜀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于是在西元1644年,张献忠正式入川,但屠杀却未能停止。西元1644年六月,由于重庆地方官府阻止兵民坚决抵抗张献忠劫掠,因此,张献忠在攻陷重庆后下令“男女皆断右手”,故《明季南略》记载:“砍手者三十余万人,流血有声。”虽说这个数字较为夸张,但是砍手的事实无法否认。

  随后,张献忠又下令将重庆周边的百姓“刳耳鼻,断一手,驱徇各州县”,以此达到威慑四川全境的目的。张献忠攻陷了成都之后,下令屠杀三日。随后,张献忠自立为皇帝,建立了“大西”政权。为了四川安定,张献忠推行科举制,减免三年租税。但问题来了,要是真的没有了税收,他领导的农民军吃什么?喝什么?考什么与李自成、南明和清军对抗?因此,杀戮仍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大屠杀过后,张献忠就改为了小屠杀。四川早期的屠杀活动主要记载于明末清初的文人笔记之中,而后期的屠杀才被记载于《明史》。另外,当时从欧洲来华传教的西洋人“传教士”利类思和安文思也在四川一带活动,并亲眼目睹了张献忠的屠杀活动。待回国后,两位传教士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载于《圣教入川记》中,而这本回忆录直到西元1917年才被翻译为中文。在《圣教入川记》中,两个“西洋传教士”以亲历者的身份记载了多起屠杀事件,从而填补了明末清初历史研究的空白,算得上是非常重要的史料,可敬!

  张献忠建立大西后,小屠杀没有停止,但四川大规模的战乱和屠杀活动没有了,因此,四川也暂时安定了一段时间,甚至出现了“兵不甚扰民,民亦入营贸易”的局面。至于张献忠为何要进行小规模的屠杀活动?因为他曾经对外来的“西洋人”传教士说:“四川人民未知天命,为天所弃……今遣我为天子,剿灭此民,以惩其违天之罪。”也就是说,张献忠对四川人的反抗行为进行了报复。

  由于张献忠长期以来在四川地区推行了屠杀政策,因此引起了四川百姓更大规模的反抗。当时,张献忠自己认命并派遣手下到四川各地上任为官,“有到任两三日即被杀者,甚至一县三四个月内连杀十余个县官者。虽重兵威之,亦不能止也”。于是,在1645年3月,当南明小朝廷发兵收复了重庆、川南后,四川各州又纷纷起事响应,导致张献忠的“大西政权”陷入了危机,不得不采取自保。

  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自保手段”就是杀人!张献忠不仅没有反思,还认为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