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九章战场观察_民国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战场观察

  史迪威的柳树台之行大多数时间,没有丝毫危险。一直到他的车子沿着德国人修的公路到了竹窝村,才听到隐约的枪炮声。作为一名军人,史迪威自然清楚在这场战争之中,柳树台这个点意味着什么。一旦被日军占领,左右两个集团便可以回合。

  最新接到的消息,日军占据平度,正在朝即墨进军。日军选择的进攻路线,其实并不难预料。携带了大量重装备和辎重的日军,走这条由德国人修的公路最便捷。当然,日军还可以分兵一部分南下,截断胶济铁路,史迪威判断,自己要是日军指挥官,就这么做。

  史迪威的军事才能如何,从历史的过程看,很难找到闪光点。(抗战时期,缅甸战场的史迪威,轻信英军,质疑**,要权,拿物资要挟民国政府等等很出名。)

  对于远东的这场战争,美国政府的关注度很高。原因很简单。美国人即需要中国的市场,又不愿意坐视日本的壮大。日俄战争之前,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迅猛,引起了美国的不安,于是英美联手扶持日本遏制俄国。现在日本起来了,美国又开始遏制日本。美国政府在这种手段上是相当的娴熟,几十年后还是经常这么。虽然从历史上看,美国人没少干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情,但是就国家利益而言,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要做出国家利益最大话的决断,至少在当时看来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就这个角度而言,美国人的这一套无可厚非。国家和国家之间,不讲利益讲是什么?讲阶级感情么?那不是扯淡么?

  美国方面对于这一场战争的胜负,看法有一边倒的趋势。都认为日本会轻松的赢得这一场战争,只有身在中国的史迪威,在他提交的报告内,通过他的观察,得出一个结论。“这场战争的胜负为四六开,中国稍占上风!”

  这个结论是很惊人的,美**方很快就回复了史迪威,认为他在报告中所描述的一些依据(比如装备、战术、部队训练情况等等)真实可信,对于美军很有参考价值。并认为史迪威中国的工作卓有成效,并要求他进一步的了解中**队的现状以及日军在与中**队的交战中的表现。即便是美**方没有这样的要求,史迪威也会去实地看看这一场战争。倒不是史迪威喜欢冒险,这个人虽然才能有限,但是人品不差,对待工作很认真。实际上大多数的军官,都是平庸的,天才这种东西是稀有动物。

  比如,正在总参向蒋总参谋长要求下部队的刘明昭!

  “你要下部队?”拿着刘明昭递交的报告,蒋方震颇为头疼,年轻人在军事方面相当出色,得到了一杆大佬们的一致肯定。此人言语不多,但是每每有惊人之语,在总参的推演中,每每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