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九章 拆楼利器和自杀反击_民国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九章拆楼利器和自杀反击

  大胡子没有吃错药,而是非常无奈的做出了这么一个选择。简单说就是苏联需要时间,为西伯利亚战场的反击积蓄力量,同时也是因为从新西伯利亚的防御战中,似乎找到了一点对付中国人的办法。尤其是针对中国人的坦克快速推进,之前的战斗中很明确的体现出来,坦克在巷战中无法发挥其全部威力。

  冬天来了,斯大林似乎看见了反击胜利的曙光,如果要选择战场,他只能选择西伯利亚。中亚的冬天,比起西伯利亚来说,太温和了!

  所以,必须把中国中亚方面军的主力拖住,哪怕是付出巨大,也要拖住中国人,为崔可夫在西伯利亚的反击创造条件,一旦西伯利亚反击得手,崔可夫便可以南下侧击中亚中**队,到时候在战略上无疑处在优势地位。

  朱可夫知道莫斯科做出了选择,只好回电服从命令。作为一名出色的军人,朱可夫深知,因为巴甫洛夫的愚蠢,导致现在的苏联无法在多个战场集中兵力进行反击。莫斯科一定是权衡再三之后,把反击主力投向了西伯利亚,而且反击部队肯定是从欧洲抽调过来的精锐。至于新编的部队,崔可夫和朱可夫一样,都用来打防御战了,活下来的就是他妈的老兵。

  朱可夫抓紧调整部署,利用撒马尔罕这个中亚难得一见的大城市为依托,尽可能的储备粮食、水、弹药等物资。加紧修筑工事准备打巷战。这个时候朱可夫绝对把手里最后一张王牌打出来,那就是第三机械化军,针对东线往西碾压的中国国防军第十机械化军,进行一次有力的反击。为了让反击更有成算,朱可夫一直藏的很远的三百多架战机。也一次性投入战斗。这些战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机场够远,所以他们买的是单程票,也就是说如果能坚持到战斗最后,也没有油料飞回去了。

  不能不说这是让朱可夫极为伤感的一件事情,战机的性能差距较大,直接机场都不敢放的近一点,否则就可能会被中国人的侦察机发现。然后就是不断的空袭。

  北京,昌河,某武器试验场。一种看上去给人一种傻大黑粗的武器正在进行试验射击。

  “采用长城坦克底盘,缩短炮管,炮管长5087毫米,口径,带膛线部分身管长3981毫米。内膛膛线数达到64条,炮管重量达吨。炮弹为分装式弹药。炮架左侧装有一小型起重机用于装填弹药,炮弹发射速率为前2分钟1发,以后是1分钟1发,射程千米,炮口初速607米/秒,炮组成员15人。目前还在进行研究不同类型的炮弹,该型自走榴弹炮还有一款为203口径。”曾服务于莱茵金属公司的犹太人工程师克莱门特,负责给方大总统做详细的解释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