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章 听说升官,吓哭了_吃货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殿下,您看看这个。”尉迟宝琪兴奋地说道.

  摆在李佑面前的是一块12斤重的紫铜锭,散发着玫瑰红色的光晕。

  尉迟宝琪说道:“殿下,目前铜矿已经开始生产了,第一座冶炼炉每天可以生产紫铜160斤,第二座冶炼炉也快建成了。

  一个月后,预计每月可生产紫铜8千斤,一年就是10万斤以上。”

  李佑有些感慨,后世的铜矿生产动辄年产百万吨。咱这里却是年产几万斤,这差距,唉。

  他说道:“多建几座冶炼炉吧,这产量不行啊。”

  尉迟宝琪说道:“是,殿下,臣也觉得产量太低了。”

  赵富说道:“王爷,意外之喜啊,就在铜矿不到一里处,发现了一座银矿,品质不低呢,您看看。”

  他从背包里取出了一块2斤重的银锭。

  李佑拿起来看看,赞道:“不错,冶炼的纯度也很高啊。”

  尉迟宝琪说道:“还有一项惊喜呢。你再看看这个。”

  他让两名工匠抬上来一块水泥,说道:“殿下你看,是这样子吧。”

  李佑说道:“拿大锤来。”

  尉迟宝琪说道:“殿下,您身体还没有恢复,就不必试了,臣已经试验过很多次了,硬得很。

  殿下,学校里面的地面和门前的那条路,都已经开始铺设水泥了,下次您去的时候就完工了。”

  李佑说道:“不错,辛苦了,中午我亲自下厨,好好犒劳你们一下。”

  中午,闻讯赶来的高静明,吃着齐王府的美食,却惦记着矿业学校那点收入,他说道:“殿下,户部的铸币处已经快断料了,铜矿的铜是不是先紧着这里啊?”

  李佑笑道:“太子殿下刚刚给户部上交了不少的盐税,我这点东西你也好意思惦记?”

  高静明说道:“不一样,现钱不够用啊。”

  李佑问道:“高大人,你老家是哪里人啊?”

  高静明说道:“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今山西河津市)人。”

  李佑笑道:“难怪呢,原来是山西老抠啊。哈哈。咦,等等。”

  他突然停下了,似乎想起来什么。

  “嗯,我想起来了。高大人,你们那里有没有个叫薛礼,字仁贵的人?”薛仁贵的老家就是河东道绛州龙门县的人。

  高静明想了想说道:“薛礼薛仁贵?没听说过。”

  李佑一想也对,此时的薛仁贵只有21岁,还是个无名小卒,高静明一个堂堂的户部尚书,怎么会认识他呢。

  李佑也感到目前市面上用于流通的铜钱太少,已经开始制约整个经济的发展了。铜的问题,应该上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了。

  他说道:“铜矿,咱们大唐有的是,关键还是缺乏人才的问题。好在经过了矿业学校的培养,很快就能抽调出一批人才来。”

  说到这里,他喊道:“喜鹊,叫人取舆图来。”

  全唐舆图是画在布上面的,很沉重,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