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5 从数据到感情_超级电力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这些技术对我们来说也只是时间问题,他们知道自己不这么做,其它厂家也会接受,仅存的一线生机都将拱手相让。”

  “现在站在制高点的是我们。三溪工程的决策权在我们手里,确实。购入进口机组有王教授所说的诸多弊端,但是单拿技术引进这一条。就足够我们节约10年的研发时间,10年是什么概念,10年是什么代价,三溪的几台70万机组在它面前,如沧海之一粟。”

  张逸夫话音落下,默默看着周围人的神色。

  这席话的说服力是巨大的,超前思维与认知让张逸夫语气中充满了自信,他更是自行杜撰从电力部大领导嘴里得知了一些消息……这些肯定是扯淡,但事情一定会得到印证,现在重要的是让自己的话听上去就是真的,而不是说若干个“如果”,“也许”,“我们可以”。至于从哪位领导嘴里得知,随意猜吧……

  就连王英也被这种情绪所感染,她自己都搞不清楚怎样进入了这种亢奋的强国情绪,最开始聊的是什么来着……怎么就说到这里了?

  “而在我看来……”张逸夫忽又低沉下来,“在我看来,我们已经浪费了太多个十年了,如今三溪工程各项科学论证已接近尾声,我们也不再是需要求助于苏联进行坝体设计的那个技术水平了,三门峡固然有争议,但我们三十年前搞的大坝尚且屹立在那里,黄河流域的水患也确实得到了缓解,恰逢此时,我们为什么要对这个论证报告持有异议?也许三溪在地质、在水利上确实有争议,但我是一名电力人,我遵从着自己所学到,悟到,看到的一切电力知识与经验,这个经验告诉我,眼前这份论证科学严谨,具有大跨度提高我国水电技术,设备生产技术的前景,符合电力系统需求,我实在找不出半点理由来否定他,否定了他,就是否定了10年,否定了一个让我们追回十年,找回十年的机会。”

  10年这个数字,代表太多了,更深一种的沉思出现在了王英的脸上。

  “当然,还不仅如此。”张逸夫拿起报告说道,“后面,我们即将讨论输电问题,三溪的电发出来,一定要融入电网,而且电网建设一定要走在前面。三溪的电,近哺华中地区,远供华东和华南,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中,大多数人支持超高压直流输电,这同样是我国目前不掌握的技术,我相信王教授同样不支持这个长距离直流输电的论证。而我要说的话也跟刚刚一样,在我国电力大局战略中,无论是西电东输还是全国大连网,始终逃不开直流输电这个话题,这个技术同样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借三溪之机引进消化吸收技术,发展技术,熟悉技术,掌握技术,实是针对于电力行业大举推进,无论是后续的经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