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31章 当名传千古,为此道鼻祖_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三天就平安到达倭国。

  这点与倭国遣唐使船旷日持久,海难频频的落后,形成了鲜明对比,毕竟国力差距太大了。

  不过大唐的船只水平虽然远强于倭国,但还是不具备大量制造远洋船只,登陆东瀛岛的能力,地理知识的限制,也很难了解那里的状况。

  这方面李彦总不能说凉州商人和江南商人懂,那就编得太过了,武承嗣都不会信的。

  刘仁轨见他沉吟,有些奇怪:“元芳你关心这个作甚,难不成还想去灭了倭国?”

  李彦道:“我倒是动过这个想法,但也知道不太现实……”

  刘仁轨笑道:“就算能灭了,那又有何用呢?”

  李彦道:“是啊,我大唐在安西设四镇,是为了震慑西域诸国,保证商路畅通,这倭国是蛮荒之地,孤悬海外,态度又很顺服,倒是没什么理由灭之。”

  “主要是那里的地理位置,想要发展必须打出去,我们大唐拿下辽东半岛后,倭人是肯定会盯上中国,迟早会爆发冲突。”

  “可惜那个岛屿无法一直控制,除非中原王朝能始终维持最强盛的实力,否则肯定会找机会脱离,最后还是会演变出独立的新政权。”

  刘仁轨听出他的意犹未尽,倒是起了兴趣:“那依元芳之见,那种孤悬海外的野国,该如何解决呢?”

  李彦道:“其实也不难,每年给予倭人移民迁居的人口份额就是,能在白江口之战率领数千船只来攻,在不计途中遇难的前提下,倭人至少是有机会抵达辽东半岛的,那就不妨给他们一个上升的途径。”

  刘仁轨想到倭人矮短丑陋的模样,有些厌恶:“要那等粗贱野民作甚?我大唐四周胡族多的是,那些人体魄强健,更能劳务干活……”

  李彦道:“堵不如疏,这世上最大的矛盾,莫过于完全不给机会。”

  “现在倭人的文化特别落后,一个百济就让他们疯狂学习,给他们移民我大唐的机会,来的人想要回去就几乎不可能了。”

  “这也是之前百济太子在我洛阳生活,都不愿回归故土,给我提的醒,倭国和百济关系密切,可以用百济王子为榜样,选拔出一些我大唐需要的人才。”

  “只是如果倭国主动要求羁縻府州,一定不能满足,要形成两个区分明显的阶层,才能更好的让人才流动过来,要让倭国人形成一种观念,出人头地就是移民大唐。”

  刘仁轨有些诧异,这位年纪轻轻是怎么对控制异族如此熟悉的,想了想不免为之佩服:“无怪乎先帝托付,元芳真有宰相大才!”

  李彦笑道:“刘公谬赞了,这些都还是初步设想,许多细节都要推敲,没那么容易完成的,何况一切的前提是将新罗拿下!”

  刘仁轨精神满满,自信十足:“有内卫策应,步步为营,老夫若是拿不下这区区新罗,也是无言面对陛下与满朝臣子了。”

  然而半天之后,船队刚刚抵达熊津码头,刘仁轨就脸色微沉,发现前来迎接的人有些少。

  为首的郭元振,更是带着三分自责和七分痛恨,拱手一拜:“刘老将军,李阁领,正要请你们主持公道啊!”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