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4章 昨天的武人让你爱理不理,今天的神_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条蜿蜒曲折的长廊,就能分割出十几座雅间来……”

  师师马上拿出图纸,高高举起展示。

  李彦笑着接过,点头道:“这倒是有些像会仙楼的格局,那雅间内部呢?有没有统一的风格?”

  严大娘想了想道:“樊楼雅间的内部,主要是素雅清净的风格,还能看到各色花纹,无论是家具摆设,还是门窗墙壁,多以花为名,有的取自典故,那我就不懂了,还望东家指点。”

  李彦道:“这方面我也是外行,不指挥内行,反正每一间包厢的布置,最好有着独一无二的配置,让顾客一眼就能看出其中花费的心力。”

  “有些喜欢尝试不同风格雅间的顾客,让他们一间间试过来,不过到了最后一间,先不给他们订到,吊一吊胃口,然后等到他们好不容易集齐了,再建新的雅间,如此往复……”

  严大娘闻言看了眼这位挺温和的东家,恨不得捂住师师的耳朵,师师却已经将宝贵的商战技巧记在心里,连连点头,一副学到了的模样。

  李彦笑道:“别当真,这是一种利益至上的贪婪手段,可以获得短期的收益,却没有长远的格局。合格的商人,是花小钱,办大事,而高明的商人,则是花大钱,办更大的事情!”

  师师似懂非懂,却也牢牢记下。

  李彦又关照了几句,对于酒楼的事情就不多操心了,转而考虑书院的选址。

  如果说樊楼的分店,是一种切入当地局势的温和手段,岁安书院的开办,就是主线任务,关系到改朝换代的关键进程。

  所以从选址这一块开始,就是重中之重。

  正如京师里的岁安书院,选在御拳馆对面,是很不错的地段,在大名府的书院开设,也准备在城内选择一片合适的地区。

  大名府外不考虑,那是完全可能暴露下兵戈之下的,为了所谓清静的读书环境,根本不值得。

  而李彦根据这段时间的调查,发现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现象,大名府这片居然没有像样的书院。

  原因倒也简单,好的书院都聚集在西边的相州呢!

  相州韩氏单单是大小书院,就开办了足足七家,还有韩琦和韩忠彦父子的“万籍堂”,里面聚书万余卷,放眼天下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韩忠彦就特别喜欢在书里忘却现世的苦痛,摒弃肉身的限束,化为一缕精魂,萦绕在美妙的文字之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而韩氏子弟有了如此大量的藏书,知识的积累可见一斑,书院的教育,一方面是为了培养自家的子弟,另一方面也是选拔合适的人才,作为联姻和结盟之用。

  比如现在的知府李清臣,就是在相州书院读书,从小有了神童之名,后来考中进士,韩琦将侄女嫁给他,士林传为佳话。

  既然有了相州书院珠玉在前,谁也不希望与这个强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