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休赛期冬奥准备_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科研项目合作了。

  这两个赛季,初晓山作为跟队的编外人员,跟着丛澜去往了不少赛事现场,也收集到了许多他们想要的数据。

  除了丛澜,这个项目组还关注了另外的三组选手,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一位运动员是全赛季跟踪。

  至于另外的国家队员,则是随机的选择性赛事跟踪。

  之所以女单选丛澜,是因为她太具备代表性了。

  丛澜:“所以,我们要测数据?”

  她看着前方那个被包裹起来的小屋子,又看了看周围的高科技装备。

  初晓山:“对!一些更精确的数据,你现有的。”

  小屋的门打开,里面是一百多个摄像头,在狭窄的空间里密密麻麻地分布着。

  丛澜:“对密恐一点都不友好,幸亏我不是。”

  她关上了门。

  初晓山笑了起来。

  丛澜比划了一下:“这个空间不够的,跳跃做不起来,而且陆地上的数据,对于冰上没有那么大的参考性。”

  初晓山解释:“陆地训练与冰上训练的数据都要测,不是只测这一个就完事儿。”

  丛澜“哦”了一声。

  褚晓彤瞪大眼睛,走过来:“哇——我们要用到这么高科技的玩意儿吗?”

  初晓山被“玩意儿”这个词噎了一下,随即无奈点头:“是,就这玩意儿。”

  第一批的选手们都在这里了,教授他们在跟张简方等人对接,项目的科普则交给了初晓山这些学生。

  之前张简方选择跟初晓山的导师合作,不惜花费大价钱支持这个科研项目,就是因为他导师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伤害防护等等与人体科学、训练相关的领域有过一定的研究成果。

  钱少嘛,得花在刀刃上。

  跟队的学生不只是初晓山一人,来回轮班调换,总的算下来得有二十多个,这个项目也不是只他导师参与的,还有其他专业的教授。

  初晓山科普小课堂开课啦!

  他对着几个年岁比自己小,见识却不比自己少的国际级运动健将们说道:“我们开展的科研项目,主要是为了明年的冬奥做准备。花滑这个竞技运动,你们比我更了解,动作上的细微差别,就能影响整个跳跃的质量。一个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失误,会导致这个跳跃失败。”

  于谨就曾经吐槽过,日常训练时,他们这些教练有用,但不是那么的有用。

  他们能看到选手的不足,也明白哪里有失误,可是,在指导上,更多时候却是“无效”的。

  起跳要怎么压住冰刀,用多少的力,还欠缺什么……这些,他们能说,却没办法说得精确到微小数据。

  哪怕是录制视频反复观看,也很难同一时间注意到了所有的方面,更何况他们训练时只是一遍过。

  初晓山:“我们在这两个赛季,采集了你们的图像信息,与总局那边的科研所进行了合作,组成了新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