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四零章 丹佛号_超级大酋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08年的4月份,石熊在圣迭戈坐上了上京级的第二艘战舰丹佛号,这是一艘刚刚在太平洋上完成了为期两个月的海试,并从船坞中精心修整完毕的一艘帝国海军最新式的钢铁战舰。

  相比于最早的卡洛斯级,丹佛号要大很多。这艘帝国目前最先进的战舰已经可以和后世的普通驱逐舰相媲美了。排水量5760吨,满载最大排水量6480吨的丹佛号可以说是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先进的一艘战舰了。

  最关键的是,这艘战舰在如此大的排水量下,还能跑出最快接近十九节的速度。如果以十一节的巡航速度航行时,丹佛号的最大航程可以达到接近三千海里。

  相比于上京级的首舰上京号来讲,下水仅仅比上京号晚一年的丹佛号无疑要更为先进。

  事实上,在石熊的大力支持下,不管是炎黄科技院还是帝国的两大造船厂,现在在新式战舰的设计和建造方面都浪得很,只要不是那种脑洞大开的离谱的战舰设计方案,在石熊这里基本上都能通过。

  石熊对于科研人员的创新是非常支持的,除非是那些真的不靠谱的设计,否则石熊都愿意去尝试。哪怕为此搭上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也在所不惜。

  科学的进步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创新,只有科研人员不断的创新然后国家给予其大力的支持,这样才能不断的推动科技的进步。

  尤其是石熊脑子里装着大把后世的知识和经验,他自然明白那些创新是正确的,那些创新是不靠谱的。

  所以,有石熊把关,帝国的科技研发水平几乎是以奔跑的速度在快速提升。

  丹佛号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尤其是丹佛号的火力配置,更是在上京号的基础上再次提升了很大一块。

  首先就是帝国炎黄科技院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研发和不断改正后,终于是拿出了一套技术成熟的炮瞄系统。这套融合了光学、数学、几何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炮瞄系统,性能上已经和一战时期的德雷尔k3型火控台没有什么差距了。

  这套炮瞄系统被石熊亲自命名为了“卡塞尔火控台”,以表彰带领这个科研团队长达二十六年的法国科学家路德卡塞尔。

  这个早在独立战争爆发之前就加入到帝国炎黄科技院的法国科学家,最早就加入了火炮炮瞄系统的研发工作,后来凭借着其出色的能力渐渐地成为了这个多达一百二十多人的科研团队的领头者。

  在他成为这个团队的领导者之后,卡塞尔拿出了好几套舰载火炮炮瞄系统,最终定型的就是这套安装在丹佛号上的卡塞尔火控台。

  石熊对于发明创造的命名向来是不吝啬了,从最早的弗格森步枪到卡洛斯级战舰,再到现在的卡塞尔火控台,只要你研发出来的东西足够出色,那么石熊是绝对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