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二十章 这天底下最难得是两个字是:知耻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理,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金濂眉头紧皱的说道:“可是只靠官营,总有一天会赔钱的。”

  “如果宝源局成为大明朝廷负担的那一天,必然会有人高声疾呼,苟得无耻,不可使其居职。”

  李宾言当然知道,如果宝源局成为朝堂负担的那一天,宝源局必然无法执行下去。

  他十分认真的说道:“眼下无论煤铁都是暴利,投入到官厂的钱,是稳赚不赔的,还有海贸,无论这笔钱用于营造官厂、市舶司、海船,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目前来看,还没到需要放钱去盈利的时候。”

  李宾言人在松江市舶司,对南衙事极为了解,就眼下,松江造船厂虽然还在烧钱的阶段,但马上就有可能赚钱了。

  松江造船厂因为没有历史负担,进度要比龙江造船厂复工的进度快上许多,一旦开始生产,哪怕是不去开海,生产一千料的三桅大船,两千料的六桅船,都能够实现盈利。

  按照陛下的指示,宝源局的投资以稳健为主,是完全能够支付利息的。

  即便是到了盈利能力降低,也可以由计省投资其他行业,增加固定资财。

  李宾言继续说道:“而且金尚书啊,现在诸宝源局的吸储,所有的银币留用兑付,所有的银两押解入京。”

  “当下宝源局的目的,还是吸收大明的游散银两,压制为御制银币,防止钱荒,而不是为了牟利。”

  “这些钱的支出全靠计省定策,若是开了口子可以放钱的话,这些钱放给谁呢?”

  “到那时,就不是朝廷能够决定的了,而是地方宝源局决定。”

  “青苗法的败坏就是前车之鉴。”

  宝源局的目的自然是吸储,更确切的说,是将宋以来,所有流入大明的银两全部压制为御制银币。

  宝源局的主要作用,还是为了解决大明钱荒的问题。

  在没有吸干这些散在各个地主、商贾、势要埋在猪圈和柳树下的银两之前,宝源局即便是赔钱,也有做的必要。

  因为大明最重的税,是铸币税。

  金濂面色凝重的点头说道:“李巡抚所言有理。”

  青苗法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就有失控。

  朝廷根本无法管理地方各地的昌平仓,最终青苗钱变成了高利贷,从便民、富民的政策,变成了强迫百姓借贷、朘剥百姓余财的手段。

  眼下宝源局跟个貔貅似的,只进不出,是因为大明还在收铸币税。

  李宾言在地方,考虑的和金濂考虑的就有所不同。

  金濂越看李宾言越满意,笑着说道:“李巡抚啊,再考虑考虑?离京前,给某一个答复便是。”

  李宾言又把皇帝陛下拿出来挡枪,笑着说道:“京官之事,还是交给陛下去定夺。”

  金濂看着李宾言,他和胡濙一样,变得面目可憎了起来。

  李宾言走出了金濂府邸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