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务工’的最佳人选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然不是什么意外,而是陛下的安排。

  至于安排什么,显然是安排富有活力的社会群体出海‘务工’事宜。

  “久仰大名!”朱祁玉似乎是被名号所摄,不再说话。

  这么一来二去,叶衷行的身份就让众人猜测起来,而后在旁人低声介绍后,叶衷行的身份被越来越多的人得知。

  这是松江巡抚李宾言的经纪买办,此人可谓是手眼通天,手段了得。

  今天这场大酒楼的宴请,可不是忽悠普通人的,普通人不来这种地方,大抵就是后世创业之初,找一帮遮奢豪户讲好故事拉投资,投资可以是钱,当然也可以是人脉。

  毫无疑问,叶衷行又有钱,又有人脉,还有关系。

  场面一下子热络了起来,众人议论纷纷,有大台带头,自然有说有笑,这行当似乎一下子未来可期了起来。

  朱祁玉回到了南塘别苑,拿起了奏疏开始朱批。

  户部尚书沉翼,大明松江府巡抚、户部左侍郎李宾言联名上书,种种迹象表明,大明冬序,在陛下的记账货币、以工代赈和发动战争的手段中,已经有了冬去春来的感觉。

  历时三年有余的货币流通性、通缩性的冬序,终于翻了一页。

  发动战争,也是解决冬序的一种手段。

  军事行动的庞大需求缓解了经济危机的源头——总需求不足;

  军事行动的庞大需求,迫使朝廷获得更大的授权以压制国内的社会矛盾;战争造成的损害,必然摧毁交战方的一部分生产能力,减轻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战争结束以后,为恢复生产安土牧民,需要大量的投资;战争结束之后,被占领的一方资源、人口、生产力归赢家所有;军事行动可以刺激科学研究提高生产力,以更低的成本满足军事行动的庞大需求,从而促进产业革新。

  胜负乃是兵家常事,一旦战败,其结果可想而知。

  朱祁玉发动郡县安南之战,其主要政治目的是收复安南,增加大明在海外的震慑能力,用物理手段告诉南洋诸国,大明还是那个大明;

  收复安南解决麓川反复问题,使大明云贵川黔长治久安;

  获得优质木材的稳定供应链,从而满足大明蓬勃的造船业的饕餮胃口。

  当然,解决冬序,也是朱祁玉的政治目标之一,并不是首位。

  半个月后,朱祁玉下敕告军民书,告别岭南的父老乡亲,打算回京。

  朱祁玉离开时,两广总督陈汝言带着两广耆老前来送行,浩浩荡荡的车驾,在官道驿路上缓缓前行,向着福建而去。

  一个月的时间,朱祁玉的车驾来到了福建福州府,去年朱祁玉走的回收,福州府知府滕昭答应好的匠城已经完全落成。

  这座匠城,完全是彷照松江府匠城建立,朱祁玉在这座匠城居然看到了水厂,显然福建知府滕昭,并没有湖弄皇帝的想法,真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