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五章 没人比他更懂_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树越来越喜欢他的银色保时捷918Spyder跑车,百公里加速只要3秒,操控性能一流。

  独特的外型如同一道展示价格的保护罩,开在路上有清街效果,所到之处绝大多数车都尽量躲着它,免得刮上什么意外的破财之灾。

  因为买了这部车,杨树才开始了解车,知道加速最快的是法拉利的一款车,百公里只要秒,比他的这辆保时捷旗舰款快秒。

  秒微不足道,眨眼一次差不多秒,差别只是一眨眼功夫的三分之一。

  进而他又知道秒几乎是燃油机械动力车的极限,据说如果想要将速度提高的秒,得耗费百亿美元以上的研发经费。

  这显然不划算,豪车的产量原本就低,为了收回研发成本,新款车至少得每辆卖千万美元以上,这几乎和买一架先进三代战斗机的价格差不多了。

  更糟糕的是即便研究出这样的发动机,也可能会因为个头太大而无法实用,所以未来能否产出秒的成品车是个大问题。

  瑞士手表和法拉利汽车基本代表了人类机械加工的最高水平,可以说人类在机械工业时代的发展已达颠峰,经典物理的发展到了极限,贴天花板上了。

  不过这只是燃油汽车的极限,杨树查了一下资料,电力能源的特斯拉很轻易就能将百公里加速提高到了秒。

  这是变更能源模式后带来的突飞猛进,显然是跨代的进步,意义完全不一样。

  所以业界越来越达成共识,未来将是电动汽车的天下,极其重要。

  那么重要到什么程度呢?

  汽车工业基本是所有工业国的支柱产业,业内也做过预测,一心发展汽车氢能源的曰本如果在这波革命中落伍,那么人均GDP会从目前的超过4万美元,跌落到3万美元之下。

  目前大陆人均刚过一万美元,但上升势头稳定,20年内两地将会因此持平。

  杨树前几天刚看到一则新闻,特斯拉的超级工厂在魔都破土奠基,打算在大陆生产电动车。

  不过工厂什么时候建起来,媒体普遍认为是未知数,尤其是美媒普遍不看好,特总甚至点名批评了马斯克不懂事,不该到大陆设厂。

  杨树倒是知道超级工厂什么时候能建起来,这事没人比他更懂,甚至比特斯拉的老总都懂,毕竟马斯克现在也焦头烂额一头雾水,收了不少订单却拿不出车来。

  既然全世界最懂,所以他接手投资公司后就查了一下特斯拉的股票,目前的价格是310美元左右。

  刘漫撒娇不干投资公司,又跑回去接过影视公司了,杨树作为董事长直管这一块,必须得有自己的投资思路。

  特斯拉股价已经有点高了,毕竟发行时才7美元,这时候入手炒虽然可能还会赚钱,但也得跟着承担巨大的风险。

  杨树不是电脑,记不住上一世的股票行情,再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