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1章 运河_护国驸马爷周世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会儿,徐徐呼出了一口浊气。

  借着年关将至,各镇将官,仆从军,藩属国使臣都会前来觐见,是时候将大明管辖范围内的势力整合一下了。

  不过此事非同小可,周世显还是要借鉴历史上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来找出一条可行的路线。

  再说了,如今中兴大明这种情况,在华夏历史上虽然不多见,可也不是没有,不是还有强汉,盛唐可以借鉴嘛。

  强汉先不提了,受制于生产力,人口的不足,对外扩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盛唐还是可以借鉴一下的。

  终大唐一朝,唐军都处于战略进攻,对外扩张的态势,与大明如今面临的情形基本一致。

  徐徐走到寝宫之外,看着这大好河山,周世显清澈的眼中闪烁着锋芒,散发出阵阵王霸之气。

  这是多年征战,杀伐决断养成的杀意,此时,哈缇婕刚好从外面走来,看到这么一幕不由得娇躯一震,本能的两股战栗。

  手一抖,捧着的托盘险些掉落在地。

  周世显微微一笑,一边在这千年历史的皇宫中闲庭信步,一边盘算着那些年,盛唐王朝的兴衰荣辱。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如果说大明是死于积弱,那么大唐,便是死于富强,因为人一旦强大了,富裕了就会飘,一飘起来就会犯错。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看这个强盛王朝的掌舵人,所带领下的精英阶层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决断。

  “盛极而衰呀。”

  背负着双手,仰望天空,天空中万里无云,周世显发出了一声轻叹,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规律。

  这事儿就要从安史之乱说起了。

  但凡强盛的王朝,没有不爆发叛乱的,政策再好也有不服管教的蛮夷之辈,关键在于掌舵人的手段如何。

  安史之乱长达八年,实在拖的太久了,事实上,要不是唐朝皇帝犯下数次重大战略错误,是很有可能在两年,甚至更短时间内结束的。

  这就要说到那位唐玄宗,唐明皇了。

  这位爷就是太飘了,当年安史之乱爆发七日后,这位爷,才最终相信了安禄山叛乱的事实。

  这可真是太飘了,在盛世大唐的荣耀照耀下飘上天了……

  人家安某人都起兵作乱,攻下了好大一片地盘,他还在半信半疑,为啥呢,因为宰相杨国忠。

  这位爷就更离谱了,由于个人恩怨,这位大唐再想多次在唐玄宗面前,进言安禄山要造反。

  早就失去了英明果决技能包的玄宗皇帝,起初还上点心,后来却为安禄山装傻充愣的奥斯卡式演技,以及肉麻的马屁大法所迷惑。

  每次再听到类似“安禄山要造反”的禀报后,都不以为意。

  更离谱的是安禄山都快打到长安了,这位大唐皇帝还是没当回事儿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