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5章 汪大艰怀疑晏超然_美丽伤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查阅了多种同类型的著作之后,晏超然与甄川、周方平设计了《玮城民俗文化大观》的框架,之后呈报给汪大艰审核。

  在一个单位里,外行领导内行并不可怕,最怕的是外行领导并不认为自己是外行,反而觉得自己是内行,是专家。汪大艰就是一个这样的外行领导,见到民俗文化大观框架之后,他做了多处的修改。

  尽管汪大艰的修改有些地方非常荒唐,但晏超然还是全盘接受。编辑部里的人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汪大艰想做的事情,只要不会危及别人,就让他去做。反正真出了丑,也是他自己的事。

  没有人对自己的修改意见提出异议,汪大艰更加觉得他的修改完全正确,立刻带着修改后的材料前往文化局,让杨局长把关提意见。他觉得,杨局长一定会非常满意。

  见到杨局长以后,汪大艰特别强调这个框架是他翻阅了很多书之后确定下来的,为了快一点完成,他加了很多班,简直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

  与汪大艰一样,杨局长并不擅长写作和研究,但他毕竟多年担任文化部门的领导职务,他的名字也曾经出现在多部专著的显要位置,那些书虽不是他写的,但在编写过程中,每个重要环节都要他把关,有时还要召开专门的图书审核会议。

  见的多了,杨局长也多少具备了一些专业知识。相比汪大艰,他反而像是一个内行。

  《玮城民俗文化大观》,杨局长确实非常重视,这是他构思已久的一本书。如果编的好,就是他的一项政绩,对他升迁大有好处。如果编的不好,那就是他的败笔,对仕途不利。

  看了汪大艰带来的图书框架之后,杨局长不禁皱了皱眉头,突然感到后悔,没有把编书的这项工作交给文化馆馆长尚雪峰牵头去做。如果是尚雪峰来草拟这本书的框架,绝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杨局长很平静地对汪大艰说:“大艰,我现在有点忙,你先回编辑部去吧。我改完之后,再叫你过来。就这样吧。”

  汪大艰自然不敢有二话,马上离开文化局,返回了编辑部。

  汪大艰前脚刚走,杨局长就给尚雪峰打了电话,说要给他发一份汪大艰写的《玮城民俗文化大观》框架,让他修改一下。

  尚雪峰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图书编写经验,而且也阅读过大量的同类型著作,看完那个框架之后,心中立刻就有了修改思路,不一会儿就修改完了。但他没有马上发给杨局长,因为那样会让杨局长觉得他没有认真修改。

  第二天上午,尚雪峰亲自带着修改后的图书框架来到了杨局长面前。杨局长看过之后,非常满意,他心中感慨: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同样是杂志主编,现任和前任的差距也太大了!

  尚雪峰离开之后,杨局长又叫来了汪大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