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2章 军工需求_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2章军工需求

  “过去我们也找过国内的几个研究所,他们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给出的方案体积大不说,功耗也出奇的高。

  当我们实测你们的主板总功耗和CPU的功耗,发现功耗远远低于我们的预期。而且让我们更为惊奇的是,CPU的集成度非常高。

  冒昧问一句,你们CPU的集成度到底有多高?”,这就是搞技术的通病,容易被技术细节带偏。

  “30000多个晶体管”,这也没有什么好保密的。

  “丝”二人齐齐吸了一口冷气,他们一直在了解半导体动态,知道目前最高的集成度才2000多个晶体管,没想到国内居然如此超前。

  这让他们更有信心。

  “李工,我们的需求只能靠您了”,年轻的肖兵语气激动地说道,看那神情,恨不得扑上来拥抱李国成,吓得李国成一激灵。

  “说说具体的需求”,李国成赶忙转到正题上。

  “重新设计主板,把不需要的器件去掉,功耗最好控制在10W以内,5V供电,需要预输入弹道信息,接口要简单。当然控制用计算机也得重新设计。”

  “曙光103型就可以,不用重新设计,已经预留了接口。至于弹载计算机,现在的结构肯定不行,硬盘接受不了那么大的加速度”。

  “一看您就是行家,现在知道加速度的人可不多”,肖兵兴奋的说道。

  “我也是书看得多”,说漏嘴的李国成赶忙补救。

  “还有其他需求吗?”,李国成问道。

  “暂时没有了”,二人说道。

  “我不敢保证一定行,但是我们试得实现,三个月吧,到时我们再讨论一下最终方案”,李国成给出了一个保守的时间。

  二人互相看来一眼,满眼的惊喜。

  看到二人的眼神后,李国成知道自己时间报少了,他忽略了这个时代研发的艰难性。看来以后实现和交付时要多说一点时间。

  看来必须要研究FLASH技术了,以后工业和军工对微电脑的需求会越来越急迫。

  二人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轧钢厂。

  “小李,大胆去做,到时做不到也没有关系,毕竟那么多研究所都搞不定”,李怀德拍了拍李国成的肩膀,安慰道。

  “好的,主任,我会尽力”。

  “我们厂能够接受军方订单,那意味为我们轧钢厂加了一道保险,只要不出重大质量或安全问题,以后10~20年轧钢厂就会高枕无忧”。

  研究所的人离开后,李怀德现在才释放出他内心的激动。边在房间里走动,边挥舞着右手,左手却擦在腰上。

  他没有说出的是,只有半导体实验室在,只要李国成在,他的官途也是一片坦途。

  回到实验室的李国成陷入了深思。

  后世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发展思路,是从PROM开始,到EPROM,再到现在的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