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节 中华悍龙心系大漠 北极恶熊指染东土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将狼驯服成狗?”御书房中众臣异口同声的惊讶道。世人均知这狼是一种野性十足,难以驯服的动物。而狗则是一种忠良温顺的动物。两者虽极其相似,但在性情上却是天差地别。因此在众臣看来将同样性情野蛮的鞑靼人驯服也是一桩难以实现的事情。事实上,中原历代的汉族政权都曾尝试过用各种方法来驯服这些蛮族。像是汉朝选择了用武力来征服驱散蛮族,当武力不适用时就改用和亲来安抚。两者相辅相成最终将匈奴驱赶出了中国的北疆。而唐朝则是使用武力威吓与文化同化来征服西域。让突厥等部族最终臣服于中原的政权。

  然而无论中原的政权使用何种手段,来自草原的威胁始终都如影随形地笼罩着中华大地。因为草原上的蛮族就像草原上的野草一般,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匈奴覆灭了有突厥,突厥臣服了有蒙古,蒙古驱赶了有女真。中原的政权或许能用武力征服一个草原民族,能用自己的文明同化一个蛮族。可是用不了多久一个更为凶残,更为野蛮的蛮族又会在草原上兴起。与之相对应,中原政权征服同化一个蛮族所要付出的代价却是极其沉重的。因此当众臣听到孙露想要驯服蒙古的打算时,绝大多数的人都皱起了眉头。却见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史可法头一个便向女皇进言道:“陛下有马踏匈奴的雄心壮志,实乃巾帼不让须眉。不过如今中原刚刚平定,百姓尚未安居乐业。正是我朝百废待兴、休生养息之时,实在不宜再起兵事。还请陛下为民着想,三思而行。”

  史可法的一席进言让在场的其他几个大臣也跟着点头附和起来。千百年来同草原民族周而复始的车轮战让中原的政权劳民伤财,疲于奔命。因此对待来自草原游牧民族的威胁,中原政权的态度亦发生了急剧的转变。由秦汉时期的强硬态度,变化成了唐宋时期的妥协态度。到了明朝,朱元璋更是让汉民族龟缩在了自己铸造的长城之中。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大臣都是如此保守妥协的。实际上,火器的完善以及军制的改革,让中原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原先汉民族在军事上面对游牧民族的自卑感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直斩楼兰的傲气。于是身为陆军尚书的张煌言,马上站了出来反驳道:“史尚书怎么尽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不就是打几个蒙古鞑子嘛。我天朝大军只要一年便能横扫科尔沁草原。什么科尔沁、察哈尔,到时候还不是要乖乖的来京城朝见我们的女皇陛下。”

  “张将军的一年之说,未免有些夸张了。从集结军队到后勤准备至少也需准备一年左右。不过,史尚书您也多心了一些。以我朝目前的国力想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