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一节 上书房皇子拜新师 为解答二师起争执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作为未来皇位继承者,皇子的教育,特别是皇太子的教育,在历朝历代都是国之大事毕竟谁都希望由一个睿智,博学,英勇的皇帝来统治自己,而非一个不学无术,残暴凶狠的恶徒来坐蛹江山。作为中华朝女皇的长子杨禹轩虽然尚未被册封为皇太子,但在朝野上下的心目中这个刚满十四岁的少年俨然就是天朝的皇太子。毕竟女皇中年丧父,仅育有一子一女。无论是鉴于中原的风俗,还是皇权的稳固性,女皇改嫁他人的可能性都十分渺茫。因此杨禹轩在失去父亲的同时,一个王朝的重担也就此无声无息地压在了他的肩膀之上。

  既是皇位无可争议的继承者,自然就得接受为帝王量身定做的养成计划。从四书五经到琴棋书画,从天文地理到科学军事,中华朝的大臣们似乎恨不得将这些古今中外的知识一股脑儿地全都塞进未来君王的脑袋里。不过作为母亲与皇帝的孙露却并不允许群臣象填鸭子一样教育自己的儿子与继承人。这位向来开明的女皇此次却极为固执地修改了群臣设定的教育计划。

  须知,孙露自小虽没什么时间养育自己的一双儿女,但对他们的教育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这个时代的中国官宦世家在教育子女时无一例外的都是采取先严后宽的教育流程。不少出身名门书香的子弟从四,五岁起就开始识字念书。往往每日卯时开始读书,一直要学习到申时。没有寒暑假,一年之中,除了端午,中秋,除夕等等之类重大节日,每日都要上课。八岁之后就要开始学习高度抽象的四书五经。直至5,岁后之中严格教育才开始逐渐放松。相比之下,由后世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孙露却有着另一套想法。

  杨禹轩与杨念华在六岁之前的岁月几乎就是在玩乐中度过的。直到六岁后他们才开始正式的学习生涯,用的是由孙露本人编撰地教科书。并且与外界公立学校地孩子一样享有寒暑假。待到两人十岁时。已然登称帝的孙露又将两兄妹分别送入了军校与女校在集体生活的条件下学习。依照孙露原本的计划,杨禹轩与杨念华在5岁之前接受基础教育,5岁之后才开始接触学习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著作以及拉丁语,阿拉伯语等外来语言。这样的教育将一直持续到皇子25岁,皇女至出嫁。

  “在孩童心智尚不成熟之时,让其学习不能理解地东西,是在灌输信仰。而非传授知识。”中华朝的大臣学者对皇子的教育提出异议之时,帝国的开创者如此回应道。面对女皇的坚持大臣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毕竟他们中的多数人也承认一个七,八岁的孩童读《大学》除了死记硬背之外,根本理解不了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可教育皇子地夫子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