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1章 当名传千古,为此道鼻祖_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钻研别的力量,真气却是需要后天修炼的,它的起步比起劲力低,却又具备着许多独特的优点,能与劲法相辅相成,我便是同时修炼,融为一体,开创出独属于自己的功法。”

  刘仁轨由衷的道:“此法若成,元芳当名传千古,为此道鼻祖啊!”

  李彦笑道:“那老将军更要助我一臂之力,好好练练真气,让我多得启发,才能功成啊!”

  刘仁轨哈哈大笑:“元芳真是太会说话了,那老夫就厚着脸皮,学一学你的真气,但这份人情一定要还的,不能一句话就抵了。”

  李彦开始耐心传授,参照与婉儿练功的不同之处。

  婉儿年纪小,身体尚未发育定型,又有唯识劲打底,可以说是最擅于涂抹的画纸,修炼千秋诀十分顺利。

  刘仁轨终究是年纪大了,气血早衰,修炼基础内功都很勉强,毕竟真气对于体质的要求远比劲力要低,但也不是不注重身体,想要有多大的成就是不可能了,好在经过真气的调理,能够清除旧伤,半月下来,气色都变得更好了些。

  “倒是成了老年保健品,不知道将来能否取代丹药……”

  李彦想到不老梦一案,有心改善丹药风气,但仔细想想似乎还是不太行。

  且不说真气终究不是人人可练的,那些豪门士族也会发展成一边嗑丹药,一边练真气的画风。

  事实上,船上的将士们已经觉得奇特了,就看到刘将军和李阁领每每坐在船头,眺望着空阔的海面,盘膝修炼,也不知道在练什么。

  在习武的日子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眼见着即将抵达半岛,李彦却看向东边:“那里是倭国吧?自从白江口一战后,倭国人恐怕畏惧刘公到了极点。”

  刘仁轨不以为意:“那等蛮荒野民,畏我何用?况且白江口一战能大获全胜,也是我大唐船坚兵强,这等野民也敢触我大唐兵锋,自然是自取其辱。”

  新罗至少还是劣民,倭国直接是野民了,李彦失笑:“刘公谦虚了,不是全靠船只和精兵,若不是刘公运筹帷幄,如今百济早已复国,倭人更会嚣狂……对了,我大唐如今的船只,能够去那东瀛岛么?”

  刘仁轨略加思索后,摇头道:“小队船只可以,大规模的船队伤亡就会增加了,更难以保证辎重。”

  李彦微微点头,并不意外。

  唐代的造船技术其实已经相对不错,造船业也十分繁荣,最关键的是,唐朝流传的资料中,出现了具有早期航路指南性质的文字记载,对航行过程中相关的航期、航线、地文、安全航道、锚泊避风场所、碍航危险物等等,都有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或许还不算全面,但雏形出现,历史上同为贾诩后人的地理学家贾耽,就记录了“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的航线,后来也有唐人从明州望海镇出发,顺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